⒈ 亦作“束隘”。
⒉ 控制要隘。阨,通“隘”。
⒈ 亦作“束隘”。控制要隘。阨,通“隘”。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张载 注:“重山束阨,谓 蜀 也;长川裾势,谓 吴 也。”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嵐含辉,旋视具宜。”
⒈ 控制险要的地方。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束”字共有1个读音: [shù]
汉字 | 束 |
---|---|
读音 | [shù] |
注音 | ㄕㄨ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3 |
异体字 | 捒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75F |
其它编码 | 五笔:gkii|skd 仓颉:dl 郑码:fjvv 四角:50906 |
笔顺编码 | 1251234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撇 捺 |
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
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
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
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
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
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基本字义
束
shù ㄕㄨˋ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控制,限制:束身。无拘无束。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姓。英语 bind, control, restrain; bale
德语 binden, schnüren (V)
“阨”字共有1个读音: [è]
汉字 | 阨 |
---|---|
读音 | [è] |
注音 | ㄜˋ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阸 隘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28 |
其它编码 | 五笔:bdbn 仓颉:nlmsu 郑码:ygyy 四角:71212 |
笔顺编码 | 521355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ノフフ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横 撇 横折钩 竖弯钩 |
同“厄”。
基本字义
阨
è ㄜˋ
◎ 同“厄”。
英语 in distress; adverse; strategic; (Cant.) to swindle
德语 Klaus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