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束桂的意思

shùguì

束桂


拼音shù guì
注音ㄕㄨˋ ㄍㄨㄟˋ

词语解释

束桂[ shù guì ]

⒈  《战国策·楚策三》:“〔苏秦〕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因以“束桂”形容柴薪缺少,生活艰难。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束桂”形容柴薪缺少,生活艰难。

《战国策·楚策三》:“﹝ 苏秦 ﹞对曰:‘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剖面》:“贫穷辈,太无知。买柴如束桂,有朝餐,没夜食。”

“束”字共有1个读音: [shù]  

束

汉字
读音[shù]
注音ㄕㄨˋ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3
异体字 捒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75F
其它编码五笔:gkii|skd 仓颉:dl 郑码:fjvv 四角:50906
笔顺编码1251234
笔顺笔画一丨フ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撇 捺

“束”字的意思

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

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

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

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

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

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ù ㄕㄨˋ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控制,限制:束身。无拘无束。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姓。

英语 bind, control, restrain; bale

德语 binden, schnüren (V)

“桂”字共有1个读音: [guì]  

桂

汉字
读音[guì]
注音ㄍㄨㄟˋ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6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842
其它编码五笔:sffg 仓颉:dgg 郑码:fbb 四角:44914
笔顺编码1234121121
笔顺笔画一丨ノ丶一丨一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横 横 竖 横

“桂”字的意思

1.桂花树,木犀的通称。

2.肉桂树,常绿乔木。树皮即桂皮或称肉桂,有香味,可供药用,又作调料。

3.广西的别称。

“桂”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uì ㄍㄨㄟˋ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桂剧。桂系军阀。〔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姓。

英语 cassia or cinnamon

德语 Duftblütenbaum (S)​,Lorbeerbaum (S)​,Osmanthus (S, Bio)​,Gui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