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受誓的意思

shòushì

受誓


拼音shòu shì
注音ㄕㄡˋ ㄕˋ

词语解释

受誓[ shòu shì ]

⒈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

引证解释

⒈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

《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 元 王元亮 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誓”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誓

汉字
读音[shì]
注音ㄕˋ
部首[言]  言字旁
笔画总笔画:14 部外:7
异体字 䤱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A93
其它编码五笔:rryf 仓颉:qlymr 郑码:dps 四角:52601
笔顺编码12133124111251
笔顺笔画一丨一ノノ一丨丶一一一丨フ一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撇 撇 横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誓”字的意思

1.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发誓:誓师。誓不甘休。誓为死难烈士报仇。

2.表示决心的话:宣誓。起誓。发个誓。

“誓”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ì ㄕˋ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誓师。誓词。誓愿。誓死。 表示决心的话:发誓。宣誓。立誓。

英语 swear, pledge; oath

德语 Eid, Schwur, Gelöbnis (S)​,geloben, schwör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