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诉讼之事端。
⒈ 诉讼之事端。
引宋 吕陶 《奏乞放坊场欠钱状》:“或虚指债负,妄起讼端,横赖论索。”
元 张养浩 《牧民忠告·约束》:“诸吏曹勿使纵游民间,纳交富室,以泄官事,以来讼端,以啟倖门也。”
《镜花缘》第十二回:“细访贵乡兴讼之由,始知其端不一:或因口角不睦,不能容忍;或因财产较量,以致相争。偶因一时尚气,鸣之於官,讼端既起,彼此控告无休。”
“讼”字共有1个读音: [sòng]
汉字 | 讼 |
---|---|
读音 | [sòng] |
注音 | ㄙㄨㄥ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訟 吅 㕬 䛦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訟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BC |
其它编码 | 五笔:ywcy 仓颉:ivci 郑码:sozs 四角:38732 |
笔顺编码 | 453454 |
笔顺笔画 | 丶フノ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撇 捺 撇折 点 |
1.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诉讼。
2.争辩是非:争讼。聚讼纷纭。
基本字义
讼
(訟)
sòng ㄙㄨㄥˋ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讼事。讼案。讼词。争辨是非:争讼。聚讼纷纭。自责:自讼。古同“颂”,颂扬。英语 accuse; argue, dispute; litigate
德语 Gerichtsverfahren (S),Prozess, Rechtsstreit (S),anklagen, prozessieren (V),debattieren, disputieren, streiten (V),Rechtsstreit führ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