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疏决的意思

shūjué

疏决


拼音shū jué
注音ㄕㄨ ㄐㄩㄝˊ

繁体疏決

词语解释

疏决[ shū jué ]

⒈  亦作“踈决”。

⒉  疏浚;开通。

⒊  清理判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踈决”。

⒉  疏浚;开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昔者 大禹 导 河 积石,疏决 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 龙门 矣。”
唐 贾岛 《郑尚书新开涪江》诗之一:“梓匠防波溢, 蓬 仙畏水乾。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峯峦。”
《旧唐书·玄宗纪下》:“己丑,令 范安及、韩朝宗 就 瀍 洛 水源疏决,置门以节水势。”

⒊  清理判决。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公命抵法以降,得自疏决。”
《旧唐书·玄宗纪下》:“夏四月癸亥,令中书门下分就大理、京兆、 万年、长安 等狱疏决囚徒。”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昔时为三司盐铁副使,疏决狱囚。”
宋 苏辙 《代南京留守谢减降德音表》:“今月十三日进奏院递到中书札子一道,踈决见禁罪人,臣已即时施行讫者。”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壬申,御 崇政殿 疏决繫囚。”

“疏”字共有1个读音: [shū]  

疏

汉字
读音[shū]
注音ㄕㄨ
部首[疋]  楚字底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7
异体字 疋 疎 ???? ???? 梳 蔬 踈 䟽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58F
其它编码五笔:nhyq|nhyk 仓颉:nmyiu 郑码:xizn 四角:10112
笔顺编码521214154325
笔顺笔画フ丨一丨一丶一フ丶ノ丨フ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竖 横 竖 提 点 横 撇折 点 撇 竖 竖弯钩

“疏”字的意思

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

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

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

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

5.疏忽:疏于防范。

6.空虚:志大才疏。

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

8.姓。

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

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疏”字的基本解释

shū ㄕㄨˉ

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分散:疏散。仗义疏财。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疏。疏远。 不细密,忽略:疏忽。 空虚:志大才疏。 不熟悉:生疏。 粗劣:疏食。疏粝。 古同“蔬”,蔬菜。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姓。

英语 neglect; careless, lax

德语 spärlich (Adj)​,dünn ,karg

“决”字共有1个读音: [jué]  

决

汉字
读音[jué]
注音ㄐㄩㄝˊ
部首[冫]  两点水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決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1B3
其它编码五笔:unwy 仓颉:imdk 郑码:tdxg 四角:35180
笔顺编码415134
笔顺笔画丶一フ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提 横折 横 撇 捺

“决”字的意思

1.水冲破堤岸;开口子:决口。

2.确定;拿定主意:表决。犹豫不决。

3.确定最后胜负:决赛。决出前三名。

4.副词。一定:决不后退。

5.处(chǔ)死:枪决。处决。

“决”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ué ㄐㄩㄝˊ

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决江疏河”。堤岸被水冲开:决口。溃决。断定,拿定主意:决定。决断。决计。决然。决胜。决议。犹豫不决。一定(用在否定词前):决不后退。决定最后胜败:决赛。决战。执行死刑:处决。枪决。

英语 decide, determine, judge

德语 an jemandem die Todesstrafe vollstrecken (S)​,Bresche, Einbruchstelle (S)​,bestimmen, beenden (V)​,entscheiden, befind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