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四冥”。
⒉ 四海,四方之海。
⒊ 指全国、天下。
⒈ 亦作“四冥”。
⒉ 四海,四方之海。
引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四冥之深,幽鳞不能测其底。”
《文选·张协<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
李善 注:“四溟,四海也。”
唐 秦韬玉 《问古》诗:“深作四溟何浩渺,高为五岳太峥嶸。”
《宋史·乐志十一》:“四溟广矣,八紘是纪。”
⒊ 指全国、天下。
引《宋书·孝武帝纪》:“周王 驥迹,实穷四溟。”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三表》:“车轨共文,四溟同宅。”
唐 施肩吾 《海边远望诗》:“扶桑枝边红皎皎,天鸡一声四溟晓。”
“四”字共有1个读音: [sì]
汉字 | 四 |
---|---|
读音 | [sì] |
注音 | ㄙˋ |
部首 | [囗] 国字匡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亖 肆 ???? ???? ???? 龱 |
字形结构 | 全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6DB |
其它编码 | 五笔:lhng 仓颉:wc 郑码:lk 四角:60212 |
笔顺编码 | 25351 |
笔顺笔画 | 丨フノ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撇 竖折/竖弯 横 |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基本字义
四
sì ㄙˋ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英语 four
德语 vier (4) (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