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对家内奴隶和生产奴隶的统称。
⒈ 中国 古代奴隶社会对家内奴隶和生产奴隶的统称。
引郭沫若 《关于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一:“庶人肯定是耕作奴隶,证据是《大盂鼎》:‘锡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人鬲’是通过战争俘虏来的奴隶,是无可争议的。‘人鬲’中包括‘自驭至于庶人’,驭是家内奴隶,庶人的地位是在家内奴隶之下的。”
“人”字共有1个读音: [rén]
汉字 | 人 |
---|---|
读音 | [rén] |
注音 | ㄖㄣˊ |
部首 | [人] 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 部外:0 |
异体字 | 亻 儿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BA |
其它编码 | 五笔:wwww 仓颉:o 郑码:od 四角:80000 |
笔顺编码 | 34 |
笔顺笔画 | 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捺 |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
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
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
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
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
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
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
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
9.(Rén)姓。
基本字义
人
rén ㄖㄣˊ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英语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德语 Radikal Nr. 9 = Mensch
“鬲”字共有2个读音: [gé] [lì]
汉字 | 鬲 |
---|---|
读音 | [gé][lì] |
注音 | ㄍㄜˊ|ㄌㄧˋ |
部首 | [鬲] 鬲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0 |
异体字 | 㽁 䥶 䰛 䰜 鎘 鑠 鬴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中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B32 |
其它编码 | 五笔:gkmh 仓颉:mrbl 郑码:ajld 四角:10227 |
笔顺编码 | 1251254312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一丨フ丶ノ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竖 |
[gé]
1.鬲津(Géjīn),古水名,在今河北、山东。
2.胶鬲(Jiāogé),殷末周初人。
[lì]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
基本字义
鬲
gé ㄍㄜˊ
◎ 〔鬲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其它字义
鬲
lì ㄌㄧˋ
◎ 古代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
英语 type of caldron with three hollow legs; name of a state;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3
德语 Ge (Eig, Fam),Radikal Nr. 193 = Kochtopf, Metallto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