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汉书·董卓传》:“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后遂以“燃脐”指元凶伏法。
⒈ 后遂以“燃脐”指元凶伏法。
引《后汉书·董卓传》:“乃尸 卓 於市。天时始热, 卓 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尸吏然火置 卓 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前驱效命,元恶斯歼。既掛胆於西州,方燃脐於东市。”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若进鴆行弑,燃脐就戮,总关王室,不涉霸图。”
明 夏完淳 《讨叛降大逆臣檄》:“倘为 于禁 潜归,定合燃脐掛胆;若更 会之 怀毒,尤须赤族瀦宫。”
⒈ 东汉董卓残暴专横而身体肥胖,士卒、百姓在他被杀后,为了泄恨,在他肚脐点上火,像点灯一样。见《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后世遂用以表示诛杀恶贼,大快人心。「燃」文献异文作「然」。唐·沈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五方思寄刃,万姓喜然脐。」也作「燃腹」。
“燃”字共有1个读音: [rán]
汉字 | 燃 |
---|---|
读音 | [rán] |
注音 | ㄖㄢˊ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12 |
异体字 | 然 ???? 㸐 䖄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1C3 |
其它编码 | 五笔:oqdo 仓颉:fbkf 郑码:uosu 四角:93838 |
笔顺编码 | 4334354413444444 |
笔顺笔画 | 丶ノノ丶ノフ丶丶一ノ丶丶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撇 点 撇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 撇 捺 点 点 点 点 点 |
1.燃烧:自燃。燃料。篝火燃起来了。
2.引火点着:燃灯。燃香。燃起火把。
基本字义
燃
rán ㄖㄢˊ
烧起火焰:自燃。燃料。燃烧。燃点。燃眉之急。引火点着:点燃。燃灯。英语 burn; light fire, ignite
德语 brennen, verheizen ,Verbrennung (S)
“脐”字共有1个读音: [qí]
汉字 | 脐 |
---|---|
读音 | [qí] |
注音 | ㄑㄧˊ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臍 䐡 ????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110 |
其它编码 | 五笔:eyjh 仓颉:bykl 郑码:qsnd 四角:70224 |
笔顺编码 | 3511413432 |
笔顺笔画 | ノフ一一丶一ノ丶ノ丨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点 横 撇 捺 撇 竖 |
1.肚脐,在腹正中,人出生后脐带脱落结疤后的凹陷处。
2.螃蟹肚子底下的甲壳:尖脐。团脐。
基本字义
脐
(臍)
qí ㄑㄧˊ
肚子上脐带脱落的痕迹。脐带是胎儿肚子中间连结母体胎盘以吸取营养的管子:肚脐。 螃蟹腹部下面的甲壳:尖脐(雄性)。团脐(雌性)。英语 abdominal area of crab; navel
德语 Nabe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