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左传·僖公四年》:“攘公之羭。”杜预注:“攘,除也。羭,美也。”本谓有损美名。后多以“攘羭”为掠美之意。
⒈ 本谓有损美名。后多以“攘羭”为掠美之意。
引《左传·僖公四年》:“攘公之羭。”
杜预 注:“攘,除也。羭,美也。”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固尽诚於养栋。”
⒈ 羭,美好。攘羭即掠美。
引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固尽诚于养栋。」
“攘”字共有1个读音: [rǎng]
汉字 | 攘 |
---|---|
读音 | [rǎng] |
注音 | ㄖㄤˇ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20 部外:17 |
异体字 | ???? ???? 讓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18 |
其它编码 | 五笔:ryke 仓颉:qyrv 郑码:dser 四角:50032 |
笔顺编码 | 121412512511122135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竖 横 撇 竖提 撇 捺 |
1.抢夺;侵犯;窃取:攘夺。
2.排除:攘除。攘敌(抵御敌人)。
3.捋起(衣袖):攘臂。
攘
rǎng ㄖㄤˇ
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捋:攘袂。攘臂。英语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
德语 etw. ansich reißen (V),sich jdn widersetzen, jdn zurückweisen, vertreiben (V)
“羭”字共有1个读音: [yú]
汉字 | 羭 |
---|---|
读音 | [yú] |
注音 | ㄩˊ |
部首 | [羊] 羊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9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AD |
其它编码 | 五笔:udwj|uwgj 仓颉:tqomn 郑码:ucqk 四角:88521 |
笔顺编码 | 431113341251122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一一ノ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横 横 撇 撇 捺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竖 竖钩 |
1.母羊。
2.黑毛羊。
3.美(好的方面):“攘公之羭。”
基本字义
羭
yú ㄩˊ
母羊。黑毛羊。美(好的方面):“攘公之羭。”英语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