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棊劫”。
⒉ 围棋的劫争。亦用以喻争战。
⒈ 亦作“棊劫”。围棋的劫争。亦用以喻争战。参见“劫打”。
引《周书·儒林传·乐逊》:“譬犹棊劫相持,争行先后,若一行不当,或成彼利,诚应捨小营大,先保封域,不宜贪利边陲,轻为举动。”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秦 兗州 刺史 彭超 请攻 沛郡 太守 戴逯 於 彭城,且曰:‘愿更遣重将攻 淮南 诸城,为征南棊劫之势,东西并进, 丹阳 不足平也。’”
胡三省 注:“棊劫者,以棊势喻兵势也。围棊者,攻其右而敌手应之,则击其左取之,谓之劫。”
宋 陆游 《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
“劫”字共有1个读音: [jié]
汉字 | 劫 |
---|---|
读音 | [jié] |
注音 | ㄐㄧㄝˊ |
部首 | [力] 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刦 刧 刼 ???? ???? ???? 㤼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AB |
其它编码 | 五笔:fcln|fcet 仓颉:giks 郑码:bzym 四角:44727 |
笔顺编码 | 1215453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丶フノ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折 点 横折钩 撇 |
1.威逼;胁迫:劫持。
2.灾难:浩劫。遭劫。劫后余生。[劫波之省,梵kalpa]
基本字义
劫
jié ㄐㄧㄝˊ
强取,掠夺:劫掠。洗劫。劫道。劫富济贫。威逼,胁制:劫持(要挟,挟持)。劫制。灾难:劫数(shù)(佛教指注定的灾难)。劫难(nàn)。浩劫(大灾难)。遭劫。劫后余生。英语 take by force, coerce; disaster
德语 Katastrophe, Unglück, Verhängnis (S),drohen, zwingen (V),rauben, berauben, plündern, überfallen, Raubzug mach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