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青幡”。
⒉ 古代春令作劝耕、护花等用的青旗。
⒈ 亦作“青幡”。古代春令作劝耕、护花等用的青旗。
引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发春而后,悬青旛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劝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谓也。”
《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云和日灿,着眼春浓淡,展青旛玉田初暖。”
清 厉鹗 《同吴西林城东看花遇大风戏为长歌》:“好将健句当青旛,日日花前一相见。”
“青”字共有1个读音: [qīng]
汉字 | 青 |
---|---|
读音 | [qīng] |
注音 | ㄑㄧㄥ |
部首 | [青] 青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0 |
异体字 | 寈 靑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752 |
其它编码 | 五笔:gef 仓颉:qmb 郑码:ciq 四角:50227 |
笔顺编码 | 112125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
1.黑色:青布。青线。
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
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
4.青年:老中青。
5.青海的简称。
基本字义
青
qīng ㄑㄧㄥˉ
深绿色或浅蓝色:青绿。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葱。青山绿水。青云直上。万古长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绿色的东西:踏青。青黄不接。靛蓝色:靛青。青紫。青出于蓝,胜于蓝。黑色:青布。青线。青衫。青衣。喻年轻:青年。青春。青工。竹简:青简。青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青青”)。英语 blue, green, black; young
德语 grün, blau, türkisfarben (V),Qing (Eig, Fam),Radikal Nr. 174 = blaugrün, blau, grün, grünes Gras, junge Saat, jung
“旛”字共有1个读音: [fān]
汉字 | 旛 |
---|---|
读音 | [fān] |
注音 | ㄈㄢ |
部首 | [方] 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8 部外:14 |
异体字 | 幡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DB |
其它编码 | 五笔:yttl 仓颉:ysohw 郑码:sypk 四角:08269 |
笔顺编码 | 415331343123425121 |
笔顺笔画 | 丶一フノノ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撇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竖 横折 横 竖 横 |
同“幡”。
基本字义
旛
fān ㄈㄢˉ
◎ 同“幡”。
英语 a pennant, a banner
德语 Stander, Wimpe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