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求子嗣。
⒉ 求乞的人。
⒊ 詈词。
⒈ 求子嗣。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著述凡数十篇”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列女传》:“爽 从弟 文叔,妻 譙郡 夏侯文寧 之女,名 令女。
引文叔 早死,服闋,自以年少无子,恐家必嫁己,乃断髮以为信…… 司马宣王 闻而嘉之,听使乞子字养,为 曹氏 后,名显于世。”
晋 周处 《风土记》:“便拜而乞愿:乞富、乞寿、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
⒉ 求乞的人。
引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 之末世,五遭倾覆。一命之士,文学之儒,无不建义旗以抗仇敌者。下至贩夫乞子,儿童走卒,执志不屈,而仰药剚刃以死者,不可胜计也。”
⒊ 詈词。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知训 尝召兄弟饮。
引知誥 不至, 知训 怒曰:‘乞子不欲酒,欲剑乎!’”
“乞”字共有1个读音: [qǐ]
汉字 | 乞 |
---|---|
读音 | [qǐ] |
注音 | ㄑㄧˇ |
部首 | [乙] 折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2 |
异体字 | 气 吃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5E |
其它编码 | 五笔:tnb 仓颉:on 郑码:mayd 四角:80717 |
笔顺编码 | 315 |
笔顺笔画 | ノ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折弯钩/横斜钩 |
1.向人讨;乞求:乞怜。乞食。乞援。
2.姓。
基本字义
乞
qǐ ㄑㄧˇ
向人讨、要、求:乞求。乞丐。乞灵(向神佛求助)。乞怜。姓。英语 beg; request
德语 bitten, betteln, etwas erbitten ,Qi (Eig, Fam)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汉字 | 子 |
---|---|
读音 | [zǐ] |
注音 | ㄗˇ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㜽 仔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50 |
其它编码 | 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基本字义
子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