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岂惟”。亦作“岂维”。
⒉ 难道只是;何止。
⒈ 亦作“岂惟”。亦作“岂维”。难道只是;何止。
引《左传·襄公二年》:“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
《庄子·逍遥游》:“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也有之。”
《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
《新唐书·突厥传上》:“诚能復两渠之饶,诱农夫趣耕,择险要,缮城垒,屯田蓄力, 河 陇 可復,岂唯自守而已。”
宋 苏轼 《和东方有一士》:“岂惟舞独鹤,便可躡飞鸞。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闕寒。”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
“岂”字共有2个读音: [qǐ] [kǎi]
汉字 | 岂 |
---|---|
读音 | [qǐ][kǎi] |
注音 | ㄑㄧˇ|ㄎㄞˇ |
部首 | [山] 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豈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豈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C82 |
其它编码 | 五笔:mnb 仓颉:usu 郑码:llyy 四角:22717 |
笔顺编码 | 25251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フ一フ |
笔顺名称 | 竖 竖折/竖弯 竖 横折 横 竖弯钩 |
[qǐ]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b.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kǎi]1.古同“恺”,快乐。
2.古同“凯”,胜利的。
岂
(豈)
qǐ ㄑㄧˇ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➋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岂
(豈)
kǎi ㄎㄞˇ
古同“恺”,快乐。 古同“凯”,胜利的。英语 how? what?
德语 wie? was? (Partikel drückt Erstaunen bei abweichender Meinung aus) (Int)
“唯”字共有1个读音: [wéi]
汉字 | 唯 |
---|---|
读音 | [wéi] |
注音 | ㄨㄟˊ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惟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52F |
其它编码 | 五笔:kwyg 仓颉:rog 郑码:jni 四角:60015 |
笔顺编码 | 251324111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
1.副词。单单;只:唯有。唯恐落后。
2.叹词。表示答应:唯唯诺诺。唯唯否否。
基本字义
唯
wéi ㄨㄟˊ
义同“惟”:唯物论。唯心论。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唯理论。唯名论。答应的声音:唯唯(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唯唯”)。唯唯诺诺。唯唯否否。英语 only; yes
德语 -ismus ,allein, einzig, nur (Adj),aber ja, 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