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铅擿的意思

qiān

铅擿


拼音qiān tī
注音ㄑ一ㄢ ㄊ一

繁体鉛擿

词语解释

铅擿[ qiān tī ]

⒈  以铅粉校改书籍中的谬误。指校勘之事。

引证解释

⒈  以铅粉校改书籍中的谬误。指校勘之事。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先铅擿於鱼鲁,乃纷定於陶阴。”

“铅”字共有2个读音: [qiān]   [yán]  

铅

汉字
读音[qiān][yán]
注音ㄑㄧㄢ|ㄧㄢˊ
部首[钅]  金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5
异体字 鉛 鈆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4C5
其它编码五笔:qmkg|qwkg 仓颉:ophnr 郑码:pqj 四角:87761
笔顺编码3111535251
笔顺笔画ノ一一一フノフ丨フ一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撇 横折折/横折弯 竖 横折 横

“铅”字的意思

[qiān]

1.金属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82。银灰色。铅及其化合物均有毒。用于制造蓄电池和铸造铅字。也用作耐硫酸腐蚀、防放射线的材料。

2.用石墨作笔心的笔叫铅笔。

[yán]

铅山,地名。在江西东部。

“铅”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鉛)

qiān ㄑㄧㄢˉ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铅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铅球。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铅笔。铅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

其它字义

(鉛)

yán ㄧㄢˊ

〔铅山〕地名,在中国江西省。(鉛)

英语 lead

德语 Blei (Element 82, Pb)​ (S, Chem)

“擿”字共有3个读音: [tī]   [zhì]   [zhāi]  

擿

汉字
读音[tī][zhì][zhāi]
注音ㄊㄧ|ㄓˋ|ㄓㄞ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17 部外:14
异体字 㰅 擲 ???? 摘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4FF
其它编码五笔:rump|ryup 仓颉:qyyb 郑码:dslw 四角:50032
笔顺编码1214143251225145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丶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点 横 点 撇 竖 横折钩 横 竖 竖 横折 横 点 横折折撇 捺

“擿”字的意思

[tī]

1.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2.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3.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

4.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

5.搜索。

6.探。

7.剖开;分。

8.捶。

[zhāi]

古同“摘”:“绿桑擿椹。”

[zhì]

1.搔,挠。

2.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擿。”

3.古同“掷”,投掷:“擿玉毁珠。”

“擿”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ī ㄊㄧˉ

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搜索。探。剖开;分。捶。

其它字义

zhì ㄓˋ

搔,挠。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擿。”古同“掷”,投掷:“擿玉毁珠。”

其它字义

zhāi ㄓㄞˉ

 ◎ 古同“摘”:“绿桑擿椹。”

英语 to select, to pick out from, to discard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