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契勘的意思

kān

契勘


拼音qì kān
注音ㄑ一ˋ ㄎㄢ

词语解释

契勘[ qì kān ]

⒈  宋元公文书用语,犹言查,按查。

⒉  考核;查考。

⒊  犹对质,当面对证。

引证解释

⒈  宋 元 公文书用语,犹言查,按查。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契勘 熙寧 四年以后至 元丰 八年登极大赦以前,人户积欠,共计五万三百餘万贯。”
《宣和遗事》后集:“牌使至 五国城,宣北国帝敕曰:‘契勘皇后 赵氏 已废为庶人,赐死。今 瓜欧 妻 赵氏,是庶人亲妹……并令赐死。’”
《元典章·户部四·婚礼》:“中书户部:契勘人伦之道,男女婚姻为大,据各处见行礼数,事深不一……省部公议得,今后但为婚姻议定,写立婚书文约明白。”

⒉  考核;查考。

宋 朱熹 《答周叔谨书》:“所示仁説,差胜往时,但所引 熹 説,亦有误字处,恐又错认了,更略契勘为佳。”
宋 吴聿 《观林诗话》:“《西京杂记》云:‘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研,亦取其不冰。’ 贺方回 词云:‘罗帷映月,玉研生冰。’似失契勘。”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六义附性情而各见於诗,虽合古今而契勘之,何虞乎蹈袭,何畏乎规摹哉!”

⒊  犹对质,当面对证。

国语辞典

契勘[ qì kān ]

⒈  按查、考核。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臣近契勘杭州自承上件指挥以来,以产当酒者,计一千四百三十三户」。

⒉  当面对质。

《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似你这般人,留之何用?若五七日,闻知盖天大王,共你契勘这一场公事。」

“契”字共有3个读音: [qì]   [qiè]   [xiè]  

契

汉字
读音[qì][qiè][xiè]
注音ㄑㄧˋ|ㄑㄧㄝˋ|ㄒㄧㄝˋ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 偰 卨 栔 禼 ???? ???? ???? ???? 猰 㓞 ???? ???? 契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51
其它编码五笔:dhvd 仓颉:qhk 郑码:ciyg 四角:57804
笔顺编码111253134
笔顺笔画一一一丨フノ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横 横 竖 横折钩 撇 横 撇 捺

“契”字的意思

[qì]

1.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契据。房契。

2.相合,相投: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

3.用刀雕刻:契刻。契舟求剑。

4.〔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5.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契。契文(甲骨文)。

[qiè]

古同“锲”,用刀子刻。

[xiè]

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契”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ì ㄑㄧˋ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契据。房契。相合,相投: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用刀雕刻:契刻。契舟求剑。〔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契。契文(甲骨文)。

其它字义

qiè ㄑㄧㄝˋ

 ◎ 古同“锲”,用刀子刻。

其它字义

xiè ㄒㄧㄝˋ

 ◎ 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英语 deed, contract, bond; engrave

德语 Kontrakt, Vertrag (S, Rechtsw)​,übereinkommen, mit etw. einverstanden sein,, entgegenkommen (V)​,eingravieren, schnitzen, gravieren (V, Lit)​,Zustimmung geben, Einverständnis geben (V)

“勘”字共有1个读音: [kān]  

勘

汉字
读音[kān]
注音ㄎㄢ
部首[力]  力字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9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2D8
其它编码五笔:adwl|dwne 仓颉:tvks 郑码:eczy 四角:44727
笔顺编码12211134553
笔顺笔画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フノ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 竖折/竖弯 横折钩 撇

“勘”字的意思

1.校订;核对:勘误。校勘。

2.实地查看;探测:勘探。勘查。勘验。

“勘”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ān ㄎㄢˉ

校对,复看核定:勘核。勘正。勘误。校勘。实现调查,探测:勘测。勘探。勘查。审问囚犯:勘问。推勘。

英语 investigate; compare; collate

德语 erkunden, prüfen, inspizieren, untersuchen (V)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