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向上级请示或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
⒈ 旧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向上级请示或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
引叶圣陶 《皮包》:“最后他看桌面。笔筒、铅笔、毛笔……几本土纸的公报和杂志,一层细细的尘埃,哪儿有什么签呈。”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他用哆嗦软弱的手,写了一张告假的签呈,叫大孩子送到局里去。”
⒈ 属下对上级机关书面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较正式呈文简便。
“呈”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g]
汉字 | 呈 |
---|---|
读音 | [chéng] |
注音 | ㄔㄥˊ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狂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48 |
其它编码 | 五笔:kgf 仓颉:rhg 郑码:jcvv 四角:60104 |
笔顺编码 | 25111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横 |
1.具有(某种形式);呈现(某种颜色、状态):果实呈长圆形。毛皮呈暗褐色。
2.恭敬地送上去:谨呈。呈上名片。
3.呈文:签呈。
4.姓。
呈
chéng ㄔㄥˊ
显出,露出:呈现。呈祥。 恭敬地送上去:呈上。呈报。面呈。 下级报告上级的文件:呈文。呈子。 同“程”,规划、法式、标准。英语 submit, show; appear; petition
德语 hat Form, Farbe oder Zustand wie ,sieht aus w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