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食品,后传入内地。
⒈ 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食品,后传入内地。
引《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 晋 干宝 《搜神记》:“羌煮貊炙,戎翟之食也;自 太始 以来,中国尚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羹臛法》:“羌煮法:好鹿头,纯煮令熟,著水中,洗治;作臠如两指大。猪肉琢作臛,下葱白,长二寸一虎口。细琢薑及橘皮各半合,椒少许。下苦酒、盐、豉适口。”
“煮”字共有1个读音: [zhǔ]
汉字 | 煮 |
---|---|
读音 | [zhǔ] |
注音 | ㄓㄨˇ |
部首 | [灬] 四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䰞 煑 ???? ???? ???? ???? ???? 煮 煮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16E |
其它编码 | 五笔:ftjo 仓颉:jaf 郑码:bmuo 四角:44336 |
笔顺编码 | 12132511444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点 点 点 点 |
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有水的锅里烧熟或把其他东西放在开水锅里烧一段时间:煮饺子。把病人的碗筷煮一下。
基本字义
煮
zhǔ ㄓㄨˇ
◎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煮。煮饭。煮字(喻书生玩味文字)。煮豆燃箕(喻骨肉相残)。煮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英语 cook
德语 kochen, sieden (V, 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