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时用以封缄文书、器皿的青色粘土。
⒉ 相传神仙服食的一种泥浆、泥土。
⒊ 即青泥城。
⒋ 指青泥岭。
⒌ 古驿站名。在青泥岭上。
⒈ 古时用以封缄文书、器皿的青色粘土。
引《东观汉记·邓训传》:“又知 训 好以青泥封书……还过 赵国 易阳,并载青泥一穙,至 上谷 遗 训。”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禹 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於前,玄龟负青泥於后…… 禹 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
《云笈七籤》卷七:“时出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
⒉ 相传神仙服食的一种泥浆、泥土。 晋 葛洪 《神仙传·王烈》:“石中有一穴口,径阔尺许,中有青泥流出如髓。
引烈 取泥试丸之……气如粳米饭,嚼之亦然。”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岂知神仙窟宅,每遇三千年纔一开底里,迸出泥来,叫做‘青泥’,专是把与仙人做饭喫的。”
⒊ 即 青泥城。参见“青泥城”。
引《晋书·安帝纪》:“赫连勃勃 大败王师於 青泥 北。”
⒋ 指 青泥岭。参见“青泥岭”。
引唐 李白 《蜀道难》诗:“青泥 何盘盘,百步九折縈巖峦。”
五代 王周 《路次覆盆驿》诗:“曾上 青泥 蜀 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
清 吴伟业 《送吴门李仲木出守宁羌》诗:“黑水 分 榆柳,青泥 老 驌霜。”
⒌ 古驿站名。在 青泥岭 上。
引唐 元稹 《青云驿》诗:“昔游 蜀 门下,有驛名 青泥。”
⒈ 青色的污泥。
引唐·韩愈〈病鸱〉诗:「青泥揜两翅,拍拍不得离。」
宋·苏轼〈次韵答王定国〉诗:「传闻都下十日雨,青泥没马街生鱼。」
“青”字共有1个读音: [qīng]
汉字 | 青 |
---|---|
读音 | [qīng] |
注音 | ㄑㄧㄥ |
部首 | [青] 青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0 |
异体字 | 寈 靑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752 |
其它编码 | 五笔:gef 仓颉:qmb 郑码:ciq 四角:50227 |
笔顺编码 | 112125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
1.黑色:青布。青线。
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
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
4.青年:老中青。
5.青海的简称。
基本字义
青
qīng ㄑㄧㄥˉ
深绿色或浅蓝色:青绿。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葱。青山绿水。青云直上。万古长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绿色的东西:踏青。青黄不接。靛蓝色:靛青。青紫。青出于蓝,胜于蓝。黑色:青布。青线。青衫。青衣。喻年轻:青年。青春。青工。竹简:青简。青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青青”)。英语 blue, green, black; young
德语 grün, blau, türkisfarben (V),Qing (Eig, Fam),Radikal Nr. 174 = blaugrün, blau, grün, grünes Gras, junge Saat, jung
“泥”字共有2个读音: [ní] [nì]
汉字 | 泥 |
---|---|
读音 | [ní][nì] |
注音 | ㄋㄧˊ|ㄋㄧ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䛏 坭 埿 ???? ???? ???? 泥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CE5 |
其它编码 | 五笔:inxn 仓颉:esp 郑码:vxrr 四角:37112 |
笔顺编码 | 44151335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フ一ノノフ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折 横 撇 撇 竖弯钩 |
[ní]
1.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
2.像泥的东西:印泥。枣泥。
[nì]1.用灰、泥等涂塞:泥墙。泥炉膛。
2.死板;不灵活:拘泥。
基本字义
泥
ní ㄋㄧˊ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其它字义
泥
nì ㄋㄧˋ
涂抹:泥墙。泥缝儿(fèngr )。固执,死板: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英语 mud, mire; earth, clay; plaster
德语 Futterbrei (S),Lehm, Ton (S),Pasta (S),Paste (S),Schlamm (S),einstampfen, entfleischen (V),Ni (Eig, Fam),hielt zurück, zurückgehal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