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清夷的意思

qīng

清夷


拼音qīng yí
注音ㄑ一ㄥ 一ˊ

词语解释

清夷[ qīng yí ]

⒈  亦作“清彝”。清平;太平。清净恬淡。明白平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清彝”。清平;太平。

汉 蔡邕 《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通清夷之路,塞邪枉之门。”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愿言保明德,王室佇清夷。”
明 范文苂 《沉华阳传》:“一旦皇路清彝,访求死事孤忠,则公之食报於身后者,宜何如其俊伟乎!”

⒉  清净恬淡。

《世说新语·言语》“乐 令女适大将军 成都王 颖”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乐广 ﹞清夷冲旷。”
宋 曾巩 《知制诰授中司制》:“某志行清夷。”
明 杨慎 《题杨补之梅》诗:“寂寞真称 子云 裔,清夷不为 秦檜 緇。”

⒊  明白平易。

清 黄宗羲 《朱康流先生莫志铭》:“词旨清夷,风格温雅。”

“清”字共有1个读音: [qīng]  

清

汉字
读音[qīng]
注音ㄑㄧㄥ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圊 淸 ???? ???? 㵙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E05
其它编码五笔:igeg 仓颉:eqmb 郑码:vcq 四角:35127
笔顺编码44111212511
笔顺笔画丶丶一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清”字的意思

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

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

3.查点:清仓。

4.寂静:清幽。

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

6.不贪污:清廉。

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清”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īng ㄑㄧㄥˉ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 安静,不烦: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 单纯不杂:清唱。清茶。 明白,明晰: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 一点不留,净尽: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整理,查验:清理。清查。清点。清仓。 详细登记:清册。清单。 公正,廉洁:清廉。清正。清官。清绩。 洁净,纯洁:清洁。清爽。冰清玉洁。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 太平,不乱:清平。清泰。清和。 中国朝代名:清代。清宫秘史。 姓。

英语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德语 klar (Adj)​,erfreulich, angenehm (Adj)​,geklärt (Adj)​,Qing-Dynastie (1644-1911)​ (S)

“夷”字共有1个读音: [yí]  

夷

汉字
读音[yí]
注音ㄧˊ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㹫 侇 跠 ???? ???? ???? ???? 恞 痍
字形结构镶嵌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37
其它编码五笔:gxwi 仓颉:kn 郑码:gdyz 四角:50802
笔顺编码151534
笔顺笔画一フ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

“夷”字的意思

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

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

6.姓。

“夷”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í ㄧˊ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

英语 ancient barbarian tribes

德语 Barbar (S)​,Yi (Eig, Fam)​,Stämme im Ost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