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请求给与粮食。
⒈ 请求给与粮食。
引《论语·雍也》:“子华 使於 齐,冉子 为其母请粟。”
《史记·齐太公世家》:“范、中行 反其君於 晋,晋 攻之急,来请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一日,泣为母请粟。 商 妻欲勿与, 二商 念其孝,按月廩给之。”
“请”字共有1个读音: [qǐng]
汉字 | 请 |
---|---|
读音 | [qǐng] |
注音 | ㄑㄧㄥˇ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請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請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F7 |
其它编码 | 五笔:ygeg 仓颉:ivqmb 郑码:scq 四角:35727 |
笔顺编码 | 4511212511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
1.请求:请教。请假。请人帮忙。你可以请老师给你开个书目。
2.邀请;聘请:催请。请客。请医生。请人作报告。
3.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您请坐。请准时出席。
4.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等。
5.姓。
基本字义
请
(請)
qǐng ㄑㄧㄥˇ
求:请求。请示。请假(jiǎ )。请命。请战。请教(jiào )。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请进。请坐。请安。请便。延聘、邀、约人来:请客。请柬。邀请。谒见、会见:“造请诸公,不避寒暑”。英语 ask, request; invite; please
德语 Bitte ! (Int),bitten, einladen (V)
“粟”字共有1个读音: [sù]
汉字 | 粟 |
---|---|
读音 | [sù] |
注音 | ㄙㄨˋ |
部首 | [米] 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6 |
异体字 | 栗 ???? ???? ???? ???? ???? ???? 䅇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C9F |
其它编码 | 五笔:sou 仓颉:mwfd 郑码:fjuf 四角:10904 |
笔顺编码 | 125221431234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丨丨一丶ノ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竖 竖 横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
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基本字义
粟
sù ㄙㄨˋ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粟子。沧海一粟。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粟。姓。英语 unhusked millet; grain
德语 Fadenlauf, Getreide (S),Hirse (S),Su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