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曲意的意思

曲意


拼音qū yì
注音ㄑㄨ 一ˋ

词语解释

曲意[ qū yì ]

⒈  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⒉  尽情;尽意。

⒊  曲折委婉的用意。

引证解释

⒈  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后汉书·段熲传》:“熲 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贵。”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时 吕微仲 与 刘莘老 为左右相, 微仲 直而闇, 莘老 曲意事之,大事皆决於 微仲。”
《红楼梦》第七九回:“金桂 知其不可犯,便欲寻隙,苦得无隙可乘,倒只好曲意俯就。”
茅盾 《野蔷薇·一个女性》:“她只能曲意交好 琼华。”

⒉  尽情;尽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盖 舜 有顽嚚之父母,傲慢之弟,而能尽孝,曲意承顺,内则得其欢心,外则使无犯於乡曲,盛德日著。”
明 张居正 《与蓟辽督抚》:“今西北诸将如 赵 马 辈,僕亦曲意厚抚之。”
刘师培 《文说》:“及递相称述,曲意形容,属词比事,其失也诬。”

⒊  曲折委婉的用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胜数矣。”

国语辞典

曲意[ qū yì ]

⒈  违反己意,去迁就他人。

《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颎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贵。」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寻隙,又无隙可乘,只得曲意俯就。」

英语against one's will, willy-nilly

“曲”字共有2个读音: [qū]   [qǔ]  

曲

汉字
读音[qū][qǔ]
注音ㄑㄩ|ㄑㄩˇ
部首[曰]  扁日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2
异体字 䒼 ???? ???? 麯 粬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6F2
其它编码五笔:mad 仓颉:tw 郑码:kkd 四角:55600
笔顺编码251221
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丨一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竖 横

“曲”字的意思

[qǔ]

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

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

[qū]

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

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

5.姓。

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曲”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⑤麯、⑤麴)

qū ㄑㄩˉ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❶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❷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弯曲的地方:河曲。 偏僻的地方:乡曲。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曲。曲霉。 姓。

其它字义

qǔ ㄑㄩˇ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英语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德语 gekrümmt, falsch (V)​,Beuge (S)​,Lied (S)​,Unrecht (S)

“意”字共有1个读音: [yì]  

意

汉字
读音[yì]
注音ㄧˋ
部首[心]  心字底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9
异体字 噫 悥 憶 ???? ????
字形结构上中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10F
其它编码五笔:ujnu 仓颉:ytap 郑码:sukw 四角:00336
笔顺编码4143125114544
笔顺笔画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丶フ丶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点 斜钩 点 点

“意”字的意思

1.意思:来意。

2.愿望:满意。

3.料想:出其不意。

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

5.意大利的简称。

“意”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 ㄧˋ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

英语 thought, idea, opinion; think

德语 Idee, Meinung (S)​,Wunsch, Begehr, Verlang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