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菑翳的意思

菑翳


拼音zī yì
注音ㄗ 一ˋ

词语解释

菑翳[ zī yì ]

⒈  枯死。语本《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⒉  引申为芟除。

引证解释

⒈  枯死。

语本《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清 戴名世 《种树说》:“其恐有菑翳或不实者,则多种二三十株以预备之而补其数。”

⒉  引申为芟除。

《新唐书·李元谅传》:“元谅 培高浚渊,身执苦与士卒均,菑翳榛莽,闢美田数十里。”

“菑”字共有3个读音: [zī]   [zì]   [zāi]  

菑

汉字
读音[zī][zì][zāi]
注音ㄗ|ㄗˋ|ㄗㄞ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災 ???? ???? ???? 葘 䎩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3D1
其它编码五笔:avlf 仓颉:tvvw 郑码:ezki 四角:44603
笔顺编码12255525121
笔顺笔画一丨丨フフフ丨フ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撇点 撇点 撇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菑”字的意思

[zī]

1.初耕的田地。

2.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3.姓。

[zì]

1.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2.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3.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4.矮墙。

5.剖析。

[zāi]

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菑”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ī ㄗˉ

初耕的田地。 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姓。

其它字义

zì ㄗˋ

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矮墙。 剖析。

其它字义

zāi ㄗㄞˉ

 ◎ 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英语 to weed grass; land which has been under cultivation for one year

德语 Zi (Eig, Fam)

“翳”字共有1个读音: [yì]  

翳

汉字
读音[yì]
注音ㄧˋ
部首[羽]  羽字旁
笔画总笔画:17 部外:11
异体字 医 鷖 ???? 瞖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FF3
其它编码五笔:atdn 仓颉:sesmm 郑码:hmyy 四角:77127
笔顺编码13113453554541541
笔顺笔画一ノ一一ノ丶フノフフ丶フ丶一フ丶一
笔顺名称 横 撇 横 横 撇 点 竖折/竖弯 撇 横折折/横折弯 横撇/横钩 捺 横折钩 点 提 横折钩 点 提

“翳”字的意思

1.遮掩:林木荫翳。

2.白翳,眼球上生的障蔽视线的白膜。

“翳”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 ㄧˋ

用羽毛做的华盖。 遮蔽,障蔽:荫翳。翳蔽。翳障。翳然。 掩蔽物:“兵不解翳”。 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白翳。 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英语 shade, screen; to hide, screen

德语 überprüfen, verdecken ,beschatten, schattier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