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本为古代带有佩饰的官服,后借指同僚。
⒈ 本为古代带有珮饰的官服,后借指同僚。
引孙洪伊 《请北洋诸将讨贼救亡电》:“我北方将士与 徐段 有袍泽之谊,珮黻之亲,故彼虽负有滔天之罪恶,而不忍与絶。”
“黻”字共有1个读音: [fú]
汉字 | 黻 |
---|---|
读音 | [fú] |
注音 | ㄈㄨˊ |
部首 | [黹] 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5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EFB |
其它编码 | 五笔:oguc|oidy 仓颉:tbike 郑码:kuxs 四角:33247 |
笔顺编码 | 22431432523413544 |
笔顺笔画 | 丨丨丶ノ一丶ノ丨フ丨ノ丶一ノフ丶丶 |
笔顺名称 | 竖 竖 点 撇 横 点 撇 竖 横折钩 竖 撇 点 横 撇 横撇/横钩 捺 点 |
1.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
2.同“韨”(fú)。
基本字义
黻
fú ㄈㄨˊ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黻。同“韨”。英语 special pattern of embroid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