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毗邪”。亦作“毘耶”。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又译作“毗耶离”、“毘舍离”、“吠舍离”。古印度城名。指《维摩经》。指维摩诘菩萨。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说佛理之人。亦作:毗邪毘耶。
⒈ 亦作“毗邪”。亦作“毘耶”。
⒉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又译作“毗耶离”、“毘舍离”、“吠舍离”。古 印度 城名。 《维摩经》说, 维摩诘 (意译 净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尔邦 南部)。 释迦牟尼 于该地说法时, 维摩诘 称病不去。 释迦 派 文殊师利 前往问疾。
引文殊师利 问 维摩诘 :“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 默然不对。 文殊师利 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古代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的典故。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用启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陆龟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书事》诗:“欲入 毘耶 问,无人敌 浄名。”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故人相见尤堪喜,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⒊ 指 维摩诘菩萨。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说佛理之人。
引唐 贾岛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贫无闷, 毗耶 疾未调。”
清 钱谦益 《赠胡泌水》诗:“谈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灯礼 浄名。”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诗:“巵言聊一放,闭口终 毘耶。”
⒋ 指《维摩经》。
引宋 王安石 《北窗》诗:“北窗枕上春风暖,谩读 毗耶 数卷书。”
“耶”字共有2个读音: [yé] [yē]
汉字 | 耶 |
---|---|
读音 | [yé][yē] |
注音 | ㄧㄝˊ|ㄧㄝ |
部首 | [耳] 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2 |
异体字 | 爺 邪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36 |
其它编码 | 五笔:bbh 仓颉:sjnl 郑码:cey 四角:17427 |
笔顺编码 | 1221115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一一一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 横 提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
[yē]
音译用字。如耶路撒冷。
[yé]1.文言助词。相当于“吗”“呢”:是耶非耶?
2.同“爷”。
基本字义
耶
yé ㄧㄝˊ
文言疑问词,相当于“呢”或“吗”:“独不怜公子姊耶?”。是耶非耶?。古同“爷”,父亲。其它字义
耶
yē ㄧㄝˉ
◎ 〔耶稣〕基督教的创始人。
英语 used in transliteration
德语 (Finalparti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