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婚配。
⒉ 配偶。
⒊ 谓匹偶而相合。
⒈ 婚配。
引《楚辞·天问》:“閔妃匹合,厥身是继。”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下妾不幸,垂髫而孤。中间为媒妁所欺,遂匹合於琐类。”
清 钮琇 《觚賸·燕觚集》:“﹝ 陈圆圆 ﹞皈依上将,匹合大藩。”
⒉ 配偶。
引《隋书·裴矩传》:“驍果之徒,尽无家口,人无匹合,则不能久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汝是罗刹,我乃是人,人鬼异路,非其匹合,若苦相逼,当断汝命。”
⒊ 谓匹偶而相合。
引《楚辞·九辩》:“太公 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淮南子·原道训》:“所谓一者,无匹合於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
“匹”字共有1个读音: [pǐ]
汉字 | 匹 |
---|---|
读音 | [pǐ] |
注音 | ㄆㄧˇ |
部首 | [匚] 三匡栏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疋 鴄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39 |
其它编码 | 五笔:aqv 仓颉:sc 郑码:hrd 四角:71711 |
笔顺编码 | 1355 |
笔顺笔画 | 一ノフフ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弯钩 竖折/竖弯 |
1.比得上;相当;相配:匹配。难与为匹。
2.单独:匹夫。
3.姓。
4.用于马、骡等:两匹骡子。三匹马。
5.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五十尺、一百尺不等):一匹绸子。两匹布。“疋”
基本字义
匹
pǐ ㄆㄧˇ
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单独:匹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匹匹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匹匹之勇”)。相当,相敌,比得上:匹敌。匹配。英语 bolt of cloth; counter for horses
德语 verbinden, anpassen ,einer,eine,eines von einem Paar ,Kollege, Freund, Kamerad ,ordinäre Person ,Verschluss für Kleider ,ZEW für Pferde, Esel, Maulesel ,ZEW für Stoffb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