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太监。
例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授君。——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enuch;
⒈ 在皇帝宫廷侍奉,供使唤。
引《汉书·金日磾传赞》:“世名忠孝,七世内侍。”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同王子 洛 滨之岁,实惟 辟彊 内侍之年。”
⒉ 在宫中供使唤的人。
引《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事发觉, 党 乃縊杀内侍三人,以絶口语。”
⒊ 官名。 隋 置内侍省,所掌皆宫廷内部事物。虽亦参用士人,主要仍为宦官之职。 唐 沿用不改,全部以太监充当。 宋 代增设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称前后省,前者尤为亲幸。在宫内执役的隶属入内内侍省,在殿中执役的隶属内侍省。其官有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诸名。后因称宦官为内侍。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
引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有《名宦録》,臣昔年於江南 无锡 道中,曾呈御览,内侍 梁九功 传旨‘知道’。”
⒈ 在宫中侍奉,供使唤的人。
引《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䃅传·赞曰》:「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⒉ 职官名。隋唐时设内侍省,掌宫廷内部事务,大多任用宦官。自唐以后,专用于宦官,后世遂以内侍为宦官的专称。
“内”字共有2个读音: [nèi] [nà]
汉字 | 内 |
---|---|
读音 | [nèi][nà] |
注音 | ㄋㄟˋ|ㄋㄚˋ |
部首 | [冂] 同字匡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內 㐻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內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85 |
其它编码 | 五笔:mwi 仓颉:ob 郑码:ldod 四角:40227 |
笔顺编码 | 2534 |
笔顺笔画 | 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钩 撇 点 |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内涵。
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nà]古同“纳”,收入;接受。
基本字义
内
nèi ㄋㄟˋ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其它字义
内
nà ㄋㄚˋ
同“纳”,收入;接受。英语 inside
德语 innen (V),innerhalb
“侍”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汉字 | 侍 |
---|---|
读音 | [shì] |
注音 | ㄕˋ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F8D |
其它编码 | 五笔:wffy 仓颉:ogdi 郑码:nbds 四角:24241 |
笔顺编码 | 32121124 |
笔顺笔画 | ノ丨一丨一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 竖 横 横 竖钩 点 |
1.陪伴侍候:服侍。侍立。
2.姓。
基本字义
侍
shì ㄕˋ
◎ 伺候,在旁边陪着:服侍。侍立。侍者(侍奉左右的人)。侍从。侍读(给帝王讲学的人)。侍坐。侍役(仆人)。
英语 serve, attend upon; attendant, servant; samurai
德语 aufwarten, bedienen (V),Shi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