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统称吴、晋、宋、齐、梁、陈诸朝碑的法帖。其书法神妙高逸,略胜于北碑。但流传甚少。
⒈ 统称 吴、晋、宋、齐、梁、陈 诸朝碑的法帖。其书法神妙高逸,略胜於北碑。但流传甚少。
引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刘丞相私第帖》:“后復见一本于 姑苏,与 九江 所见本同,纸墨皆与南碑不类。而 庆历 题字,止三两卷有之,盖即 刘氏 本也。”
⒈ 统称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之碑碣文字。流传较少,但书法皆高逸神妙。
“南”字共有2个读音: [nán] [nā]
汉字 | 南 |
---|---|
读音 | [nán][nā] |
注音 | ㄋㄢˊ|ㄋㄚ |
部首 | [十] 十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7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57 |
其它编码 | 五笔:fmuf 仓颉:jbtj 郑码:edld 四角:40227 |
笔顺编码 | 12254311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横 竖 |
[nán]
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
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
[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基本字义
南
nán ㄋㄢˊ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姓。其它字义
南
nā ㄋㄚˉ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英语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德语 Süd.. (S),Süden (S),südlich (Adj)
“碑”字共有1个读音: [bēi]
汉字 | 碑 |
---|---|
读音 | [bēi] |
注音 | ㄅㄟ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8 |
异体字 | ???? ???? 碑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891 |
其它编码 | 五笔:drtf 仓颉:mrhwj 郑码:gned 四角:16640 |
笔顺编码 | 1325132511312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 竖 |
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界碑。墓碑。里程碑。纪念碑。立了一块碑。
基本字义
碑
bēi ㄅㄟˉ
◎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 )。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英语 stone tablet; grave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