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明清科举时代,南方诸省的人应试北闱(乡试)考中第二名者,称为南元。因第一名例归直隶籍人,故第二名也称元。
⒈ 明 清 科举时代,南方诸省的人应试北闱(乡试)考中第二名者,称为南元。因第一名例归 直隶 籍人,故第二名也称元。
引《清稗类钞·考试类》:“乾隆 辛卯, 高宗 以解元文甚不佳,移第三,以南元为第一。发卷出,奏事太监 曹 某奏称:‘ 顺天 乡榜向以 顺天 人置等一。’乃易还之。”
⒈ 明、清科举时代,南省人应试北部顺天府的乡试,除了第一名一律归直隶本籍人外,凡南方人考中第二名,则称为「南元」。
“南”字共有2个读音: [nán] [nā]
汉字 | 南 |
---|---|
读音 | [nán][nā] |
注音 | ㄋㄢˊ|ㄋㄚ |
部首 | [十] 十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7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57 |
其它编码 | 五笔:fmuf 仓颉:jbtj 郑码:edld 四角:40227 |
笔顺编码 | 12254311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横 竖 |
[nán]
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
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
[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基本字义
南
nán ㄋㄢˊ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姓。其它字义
南
nā ㄋㄚˉ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英语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德语 Süd.. (S),Süden (S),südlich (Adj)
“元”字共有1个读音: [yuán]
汉字 | 元 |
---|---|
读音 | [yuán] |
注音 | ㄩㄢˊ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圓 原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43 |
其它编码 | 五笔:fqb 仓颉:mmu 郑码:bdrd 四角:10212 |
笔顺编码 | 1135 |
笔顺笔画 | 一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 竖弯钩 |
1.朝代。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2.姓。
基本字义
元
yuán ㄩㄢˊ
头、首、始、大: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基本: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同“圆”。未知数:一元二次方程。中国朝代名:元代。元曲。姓。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英语 first; dollar; origin; head
德语 ZEW für Geld (Num),Yuan (E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