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逆睹”。
⒉ 预知;预见。
⒈ 亦作“逆睹”。预知;预见。
引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明 徐渭 《策》:“辟如舟人已逆睹安流之在前,县水激湍,祗寻丈耳;致死命於寻丈,则坐享其安流,人孰不竭力以为之哉!”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后来之变故无形,非愚臣之所能逆覩。”
吴中弼 《上海罢市救亡史》:“利害得失,尚难逆睹。”
“逆”字共有1个读音: [nì]
汉字 | 逆 |
---|---|
读音 | [nì] |
注音 | ㄋㄧˋ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屰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06 |
其它编码 | 五笔:ubtp 仓颉:ytu 郑码:uazw 四角:38304 |
笔顺编码 | 431523454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フ丨ノ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竖折/竖弯 竖 撇 点 横折折撇 捺 |
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风。逆流。
2.抵触;不顺从:逆耳。逆子。
3.背叛;背叛者:叛逆。逆产。
4.迎接:逆旅(旅馆)。
5.事先:逆知。逆料。
基本字义
逆
nì ㄋㄧˋ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流。逆行。逆风。逆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抵触,不顺从:忤逆。忠言逆耳。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逆。逆产。迎接:逆旅(旅店)。预先:逆料(预料)。英语 disobey, rebel; rebel, traitor
德语 entgegen, zuwider, entgegengesetzt; widerstreben; etwas,jdm Widerstand entgegen setzen; gegen, wider ; umgekehrt, entgegengesetzt; Verräter, Rebell
“覩”字共有1个读音: [dǔ]
汉字 | 覩 |
---|---|
读音 | [dǔ] |
注音 | ㄉㄨˇ |
部首 | [見] 见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8 |
异体字 | 睹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9A9 |
其它编码 | 五笔:ftjq 仓颉:jabuu 郑码:bmlr 四角:46612 |
笔顺编码 | 121325112511135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竖弯钩 |
古同“睹”。
覩
dǔ ㄉㄨˇ
同“睹”。看見。《説文•目部》:“睹,見也。覩,古文从見。”《易•乾》:“聖人作而萬物覩。” 懂得;明白。《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光曰:‘僚素貪而恃力,知進之利,不覩退讓。’” 姓。《萬姓統譜•麌韻》:“覩,見《姓苑》。”英语 see, gaze at, witness
德语 anzeig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