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膴膴的意思

膴膴


拼音wǔ wǔ
注音ㄨˇ ㄨˇ
组合AA式

词语解释

膴膴[ wǔ wǔ ]

⒈  膏腴;肥沃。

引证解释

⒈  膏腴;肥沃。

《诗·大雅·緜》:“周 原膴膴堇荼如飴。”
毛 传:“膴膴,美也。”
晋 张载 《七哀诗》:“恭文遥相望,原陵鬱膴膴。”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降生故基,与川原而膴膴;潜灵旧址,对郊阜而茫茫。”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不待十年,将见此膴膴中原,已非復吾曹之故国!”

国语辞典

膴膴[ wǔ wǔ ]

⒈  肥美。

《诗经·大雅·绵》:「周原膴膴,蓳荼如饴。」

“膴”字共有2个读音: [hū]   [wǔ]  

膴

汉字
读音[hū][wǔ]
注音ㄏㄨ|ㄨˇ
部首[月]  月字旁
笔画总笔画:16 部外:12
异体字 脢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1B4
其它编码五笔:erlo|etgo 仓颉:botf 郑码:qmeu 四角:78231
笔顺编码3511311222214444
笔顺笔画ノフ一一ノ一一丨丨丨丨一丶丶丶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 横 竖 竖 竖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膴”字的意思

[wǔ]

1.肥沃:“周原膴膴。”

2.厚:“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3.盛,多:民蕃物膴。

[hū]

1.古代祭祀用的大块鱼、肉:“祭膴。”

2.无骨的干肉:“凡祭祀,共豆脯,荐脯,膴,胖,凡腊物。”

3.大块鱼肉。

“膴”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ū ㄏㄨˉ

古代祭祀用的大块鱼、肉:“祭膴。”无骨的干肉:“凡祭祀,共豆脯,荐脯,膴,胖,凡腊物。”大块鱼肉。

其它字义

wǔ ㄨˇ

肥沃:“周原膴膴。”厚:“琐琐姻亚,则无膴仕。”盛,多:民蕃物膴。

英语 fine

德语 Dörrfleisch (S)

“膴”字共有2个读音: [hū]   [wǔ]  

膴

汉字
读音[hū][wǔ]
注音ㄏㄨ|ㄨˇ
部首[月]  月字旁
笔画总笔画:16 部外:12
异体字 脢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1B4
其它编码五笔:erlo|etgo 仓颉:botf 郑码:qmeu 四角:78231
笔顺编码3511311222214444
笔顺笔画ノフ一一ノ一一丨丨丨丨一丶丶丶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 横 竖 竖 竖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膴”字的意思

[wǔ]

1.肥沃:“周原膴膴。”

2.厚:“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3.盛,多:民蕃物膴。

[hū]

1.古代祭祀用的大块鱼、肉:“祭膴。”

2.无骨的干肉:“凡祭祀,共豆脯,荐脯,膴,胖,凡腊物。”

3.大块鱼肉。

“膴”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ū ㄏㄨˉ

古代祭祀用的大块鱼、肉:“祭膴。”无骨的干肉:“凡祭祀,共豆脯,荐脯,膴,胖,凡腊物。”大块鱼肉。

其它字义

wǔ ㄨˇ

肥沃:“周原膴膴。”厚:“琐琐姻亚,则无膴仕。”盛,多:民蕃物膴。

英语 fine

德语 Dörrfleisch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