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马蒭”。
⒉ 喂马的草。
⒈ 亦作“马蒭”。喂马的草。
引《南齐书·武帝纪》:“临沂县 麦不登,刈为马芻,至夏更苗秀。”
《南齐书·魏虏传》:“是后 宏(拓跋宏 )亦欲南侵 徐 豫,於 淮 泗 间大积马蒭。”
《南史·蒯恩传》:“武帝 征 孙恩,县差 恩 伐马芻,常负大束,兼倍餘人。”
“马”字共有1个读音: [mǎ]
汉字 | 马 |
---|---|
读音 | [mǎ] |
注音 | ㄇㄚˇ |
部首 | [马] 马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馬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馬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A6C |
其它编码 | 五笔:cnng|cgd 仓颉:nvsm 郑码:xa 四角:77127 |
笔顺编码 | 55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折 竖折折钩 横 |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大:马蜂。马勺。
3.姓。
马
(馬)
mǎ ㄇㄚˇ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马蜂。马勺。 姓。英语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德语 Pferd; groß (S, Bio),Springer (schwarzer Stein im chinesischen Schach) (S),Ma (Eig, Fam),Radikal Nr. 187 = Pferd (S)
“刍”字共有1个读音: [chú]
汉字 | 刍 |
---|---|
读音 | [chú] |
注音 | ㄔㄨˊ |
部首 | [刀] 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芻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0D |
其它编码 | 五笔:qvf 仓颉:nsm 郑码:rxb 四角:27177 |
笔顺编码 | 35511 |
笔顺笔画 | ノフ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横折 横 横 |
1.喂牲畜的草:反刍。
2.割草。
3.谦辞。称自己的言论、见解等:刍言。刍议。
刍
(芻)
chú ㄔㄨˊ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英语 mow, cut grass; hay, fodder
德语 geschnittenes Gras ,Heu, Str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