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麻包的意思

bāo

麻包


拼音má bāo
注音ㄇㄚˊ ㄅㄠ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麻包[ má bāo ]

⒈  亦称“麻袋”。一种用粗黄麻布做成的袋子。

gunny-bag; gunnysack; sack;

引证解释

⒈  麻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那工程委员听説用麻袋装土,乐得从中捞点好处,便打发人去办,登时把 镇江府 城厢内外各麻包店的麻包、席包买个一空。”

国语辞典

麻包[ má bāo ]

⒈  麻袋。

如:「田埂上堆著一袋袋的麻包。」

“麻”字共有1个读音: [má]  

麻

汉字
读音[má]
注音ㄇㄚˊ
部首[麻]  麻字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0
异体字 痳 蔴 ????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EBB
其它编码五笔:yssi|ossi 仓颉:idd 郑码:tgff 四角:00294
笔顺编码41312341234
笔顺笔画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麻”字的意思

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指“芝麻”:麻酱。麻油。

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喻纷乱:麻乱。麻沸。

8.姓。

“麻”字的基本解释

má ㄇㄚˊ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指“芝麻”:麻酱。麻油。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喻纷乱:麻乱。麻沸。 姓。

英语 hemp, jute, flax; sesame

德语 Anästhesie (S, Med)​,beschäftigen, ärgern (S)​,Hanf (S)​,prickeln, taub werden (V)​,betäubt, empfindungslos (Adj)​,uneben, rauh, pockenartig (Adj)​,Radikal Nr. 200 = Hanf, Flachs, Jute, Sesam (S)

“包”字共有1个读音: [bāo]  

包

汉字
读音[bāo]
注音ㄅㄠ
部首[勹]  包字头
笔画总笔画:5 部外:3
异体字 勹 鞄 匏 庖 胞 苞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05
其它编码五笔:qnv 仓颉:pru 郑码:ry 四角:27712
笔顺编码35515
笔顺笔画ノフフ一フ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

“包”字的意思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书。包饺子。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

2.包好了的东西:药包。邮包。打了个包。

3.装东西的口袋:书包。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病包儿。坏包儿。淘气包儿。

4.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包大米。一大包衣服。

5.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干上有个大包。腿上起了个包。

6.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包。

7.围绕;包围:火苗包住了锅台。骑兵分两路包过去。

8.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包含。包罗。无所不包。

9.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包医。包教。包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姓。

“包”字的基本解释

bāo ㄅㄠˉ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围:包围。包剿。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姓。

英语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德语 Packung, Paket, Päckchen, Sack (S)​,einpacken, einwickeln, verpacken (V)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