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⒉ 佩玉。
⒊ 比喻出仕在朝。
⒋ 古琴名。
⒌ 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
⒈ 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 聘於 晋,定公 饗之。
引赵简子 鸣玉以相。”
韦昭 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
宋 黄庭坚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三:“紫府侍臣鸣玉,霜臺御史生风。”
⒉ 佩玉。
引汉 贾谊 《新书·容经》:“古者圣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
《文选·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施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
李善 注:“《礼记》曰:‘君子行则鸣佩玉。’”
宋 司马光 《致政王侍郎挽歌》之二:“清朝解鸣玉,旧里挂安车。”
⒊ 比喻出仕在朝。
引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櫳。”
仇兆鳌 注:“《嵇康传》:鸣玉殿省。”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抚己惭鸣玉,归田忆荷锄。”
明 何景明 《塘上行》:“房櫳凄鸣玉,紈素谁为收。”
⒋ 古琴名。
引宋 周密 《志雅堂杂抄·诸玩》:“高彦敬 二琴,其一, 大中 年 张鉞 斲,后无名。其一, 咸通 中 金儒 製,此琴絶佳,名鸣玉,后题‘金儒鸣玉’四字。云是白玉軫足,絶奇。”
⒌ 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
引明 刘基 《蓦山溪·咏檐铎》词:“夜阑人静,鸣玉传声小。”
⒈ 古时富贵人家常佩带宝玉为饰,一有动作,佩玉便相触发声,因此称为「鸣玉」。
引《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
⒉ 击玉发出响声。
引《文选·陆机·文赋》:「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鸣”字共有1个读音: [míng]
汉字 | 鸣 |
---|---|
读音 | [míng] |
注音 | ㄇㄧㄥˊ |
部首 | [鸟] 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3 |
异体字 | 鳴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鳴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E23 |
其它编码 | 五笔:kqyg|kqgg 仓颉:rpym 郑码:jrz 四角:67027 |
笔顺编码 | 251354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ノフ丶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
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
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
4.姓。
鸣
(鳴)
míng ㄇㄧㄥˊ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英语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德语 das Singen der Vögel (V),läuten (V),weinen, rufen, schreien (V),zwitschern, krähen, zirpen, trillern (V),Ming (Eig, Fam)
“玉”字共有1个读音: [yù]
汉字 | 玉 |
---|---|
读音 | [yù] |
注音 | ㄩˋ |
部首 | [玉] 玉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王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89 |
其它编码 | 五笔:gyi 仓颉:mgi 郑码:cs 四角:10103 |
笔顺编码 | 11214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横 点 |
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
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
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基本字义
玉
yù ㄩˋ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姓。英语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德语 Radikal Nr. 96 = Jade (alternativ auch 王 in anderen Zeichen benutzt) (S),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