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门皂”。
⒉ 看门的差役。
⒈ 见“门皁”。
⒈ 守门的贱役。
引《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那门皂吏书,都是他一路,那里有你我做主?」
《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审讼》:「如有在外窥探,东西混走,及喧哗者,立拿并门皂陪责。」
“皂”字共有1个读音: [zào]
汉字 | 皂 |
---|---|
读音 | [zào] |
注音 | ㄗㄠˋ |
部首 | [白] 白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2 |
异体字 | 皁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82 |
其它编码 | 五笔:rab 仓颉:hap 郑码:nkhd 四角:26714 |
笔顺编码 | 3251115 |
笔顺笔画 | ノ丨フ一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弯钩 |
1.黑色:青红皂白。
2.旧时衙门差役:皂隶。
3.肥皂:香皂。
基本字义
皂
zào ㄗㄠˋ
黑色:皂靴。不分皂白(喻不问是非)。 差役:皂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英语 soap; black; menial ser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