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绵絮”。
⒉ 指弹松的丝绵或棉花。
⒈ 亦作“緜絮”。指弹松的丝绵或棉花。
引《后汉书·徐穉传》“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有死丧负笈赴弔,常於家豫炙鸡一隻,以一两緜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婚礼,纳采有……绵絮、长命缕、乾漆。绵絮,取其调柔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翁鞋》:“《东郊土物诗》注云:‘北人冬月,履纳绵絮,臃肿粗坌,谓之翁鞋。’”
⒈ 柔软的绵花。
引《西游记·第三五回》:「那小妖都有手段,越打越上,一似绵絮缠身,搂腰扯腿,莫肯退后。」
“絮”字共有1个读音: [xù]
汉字 | 絮 |
---|---|
读音 | [xù] |
注音 | ㄒㄩˋ |
部首 | [糸] 绞丝底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6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D6E |
其它编码 | 五笔:vkxi 仓颉:vrvif 郑码:zmjz 四角:46903 |
笔顺编码 | 531251554234 |
笔顺笔画 | フノ一丨フ一フフ丶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撇折 撇折 点 竖钩 撇 点 |
1.棉絮:被絮。
2.古代指粗的丝绵。
3.像棉絮的东西:柳絮。芦絮。
4.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绵等:絮棉袄。絮被子。
5.絮叨。
6.腻烦:这些话都听絮了。
基本字义
絮
xù ㄒㄩˋ
棉花的纤维:棉絮。被絮。古代指丝的纤维,特指熟丝。像棉絮的东西:花絮。芦絮。柳絮。在衣被等物里铺棉花、丝绵等:絮被子。絮棉袄。连续重复,惹人厌烦:絮叨。絮烦。絮聒。絮絮叨叨。英语 waste cotton, raw silk or cotton
德语 Xu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