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统摄;笼盖。
⒉ 经纬,治理。
⒊ 综括、贯通。
⒈ 统摄;笼盖。
引《易·繫辞上》:“《易》与天地準,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高亨 注:“《释文》引 京 云:‘準,等也。弥,遍也。’《集解》引 虞翻 曰:‘纶,络也。’弥纶即普遍包络。此二句言《易经》所讲之道与天地齐等,普遍包络天地之道。”
《周书·尉迟运等传论》:“斯固弥纶三极,囊括百代。”
《朱子语类》卷九八:“弥纶天地,该括古今。”
明 李东阳 《重进<大明会典>表》:“肆天心之厌乱,属圣主之开基。俊德神功,弥纶宇宙;宏纲大法,敷賁臣民。”
《清史稿·礼志五》:“大行皇帝於皇上为禰庙,非七庙亲尽比,而功德弥纶,又当与列祖、列宗同为百世不祧之室。”
李群 《杀人篇》:“是故新旧之交,杀气弥纶;文运将开,劫运先至。”
⒉ 经纬,治理。
引《文选·李康<运命论>》:“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於时,行足以应神明而不能弥纶於俗。”
吕延济 注:“言时君不能用之使广理於俗也。”
宋 陈亮 《谢郑侍郎启》:“弥纶妙手,经济长才。”
明 宋濂 《<郭考功文集>序》:“文学侍从之臣,亦皆传习经艺,彰露文采,足以备顾问,资政化,所以竭其弥纶辅翼之责,作其发扬蹈厉之勇。”
⒊ 综括、贯通。
引汉 蔡邕 《太傅胡公碑》:“谭其旧章,弥纶古训。”
《梁书·刘勰传》:“夫銓叙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向之数子所撰者,盖不过偏记杂説小卷短书而已,犹且乖滥踳駮,一至於斯,而况责之以刊勒一家,弥纶一代,使其始末圆备,表里无咎,盖亦难矣!”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
⒈ 周遍包罗。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纶”字共有2个读音: [lún] [guān]
汉字 | 纶 |
---|---|
读音 | [lún][guān] |
注音 | ㄌㄨㄣˊ|ㄍㄨㄢ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綸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綸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B6 |
其它编码 | 五笔:xwxn 仓颉:vmop 郑码:zorr 四角:28112 |
笔顺编码 | 5513435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ノ丶ノフ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撇 捺 撇 竖弯钩 |
[lún]
1.较粗的丝线,多指钓鱼的丝线:垂纶(钓鱼)。
2.化学纤维的商品名称。中国暂行规定合成短纤维一律称作纶。长丝则在末尾加一“丝”字,如锦纶、锦纶丝、涤纶、涤纶丝等。
[guān]〔纶巾〕古代一种青丝编织成的头巾。
基本字义
纶
(綸)
lún ㄌㄨㄣˊ
钓鱼用的线:垂纶。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现用作某些合成纤维的名称:锦纶。涤纶。其它字义
纶
(綸)
guān ㄍㄨㄢˉ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綸)英语 green silk thread or tassel
德语 klassifizieren, unterteilen ,Nähseide, entbastete Seide (S),Lun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