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时一种射出去带响的箭,多用于发号令。
例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whistling arrow;
⒈ 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
引《史记·匈奴列传》:“冒顿 乃作为鸣鏑,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裴駰 集解:“《汉书音义》曰:‘鏑,箭也,如今鸣箭也。’ 韦昭 曰:‘矢鏑飞则鸣。’”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揽弓捷鸣鏑,长驱上 南山。”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帅阃宾贤》:“羽书鸣鏑警常闻,扬鞭静折愁无策。”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正西风落叶下 长安,飞鸣鏑。”
⒉ 借指战乱。
引《晋书·后妃传论》:“中原陷於鸣鏑,其兆彰於此焉。”
《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论》:“虽鸣鏑之酷,未极於斯。”
宋 王安石 《英德殿上梁文》:“儿郎伟,抛梁北,边头自此无鸣鏑。”
⒈ 军中发号令的响箭。参见「嚆矢」条。
引《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清·张景祁〈酹江月·楼船望断〉词:「回忆鸣镝飞空,猋轮逐浪,脱险真奇绝。」
“鸣”字共有1个读音: [míng]
汉字 | 鸣 |
---|---|
读音 | [míng] |
注音 | ㄇㄧㄥˊ |
部首 | [鸟] 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3 |
异体字 | 鳴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鳴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E23 |
其它编码 | 五笔:kqyg|kqgg 仓颉:rpym 郑码:jrz 四角:67027 |
笔顺编码 | 251354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ノフ丶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
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
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
4.姓。
鸣
(鳴)
míng ㄇㄧㄥˊ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英语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德语 das Singen der Vögel (V),läuten (V),weinen, rufen, schreien (V),zwitschern, krähen, zirpen, trillern (V),Ming (Eig, Fam)
“镝”字共有1个读音: [dí]
汉字 | 镝 |
---|---|
读音 | [dí] |
注音 | ㄉㄧˊ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11 |
异体字 | 鏑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鏑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55D |
其它编码 | 五笔:qumd|qyud 仓颉:opycb 郑码:psul 四角:80727 |
笔顺编码 | 3111541432512251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点 横 点 撇 竖 横折钩 横 竖 竖 横折 横 |
[dí]
箭头。也泛指箭:鸣镝。锋镝。
[dī]金属元素,符号Dy,原子序数66。银白色。可用作催化剂、发光材料、反应堆的控制材料和磁性材料的添加剂。
基本字义
镝
(鏑)
dí ㄉㄧˊ
◎ 箭头,亦指箭:锋镝。鸣镝。
英语 dysprosium
德语 Dysprosium (S, 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