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鸣榔”。
⒉ 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
⒈ 亦作“鸣榔”。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
引《文选·潘岳<西征赋>》:“纤经连白,鸣桹厉响。”
李善 注:“《説文》曰:桹,高木也。以长木叩舷为声,言曳纤经於前,鸣长桹於后,所以惊鱼,令入网也。”
唐 李白 《送殷淑》诗之一:“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謡。”
王琦 注:“所谓鸣榔者,常是击船以为歌声之节,犹叩舷而歌之义。”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先是数载前,一渔者持蓑笠纶竿,击短版,唱《渔家傲》,其舌为鸣桹之声以参之,自号‘回同客’。”
明 张煌言 《舟次听雨分得长字》:“小雨江天倍渺茫,翩然有客度鸣榔。”
郁达夫 《星洲旅次有梦而作》诗:“钱塘江 上听鸣榔,夜梦依稀返故乡。”
“鸣”字共有1个读音: [míng]
汉字 | 鸣 |
---|---|
读音 | [míng] |
注音 | ㄇㄧㄥˊ |
部首 | [鸟] 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3 |
异体字 | 鳴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鳴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E23 |
其它编码 | 五笔:kqyg|kqgg 仓颉:rpym 郑码:jrz 四角:67027 |
笔顺编码 | 251354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ノフ丶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
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
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
4.姓。
鸣
(鳴)
míng ㄇㄧㄥˊ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英语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德语 das Singen der Vögel (V),läuten (V),weinen, rufen, schreien (V),zwitschern, krähen, zirpen, trillern (V),Ming (Eig, Fam)
“桹”字共有1个读音: [láng]
汉字 | 桹 |
---|---|
读音 | [láng] |
注音 | ㄌㄤˊ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榔 樃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879 |
其它编码 | 五笔:syve|syvy 仓颉:diav 郑码:fsxo 四角:43932 |
笔顺编码 | 12344511534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点 横折 横 横 竖提 撇 捺 |
同“榔头”的“榔”。
基本字义
桹
láng ㄌㄤˊ
高耸的树木。拴在船舷上敲打船舷作响以赶鱼入网的长木棍:“鸣桹厉响。”英语 pa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