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擂鼓的意思

léi

擂鼓


拼音léi gǔ
注音ㄌㄟˊ ㄍㄨˇ

词语解释

擂鼓[ léi gǔ ]

⒈  急击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攂鼓”。急击鼓。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三:“鸣笳攂鼓拥回军,破国平藩昔未闻。”
《三国演义》第九回:“郭将军 可领军抄击其后,效 彭越 挠 楚 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
《花月痕》第四八回:“掌珠 捧剑, 寳书 提刀,擂鼓三通。”

国语辞典

擂鼓[ léi gǔ ]

⒈  用力击鼓。

《三国演义·第二八回》:「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文明小史·第五〇回》:「劳航芥趁势把他一把辫子揪住,按在地下,拳头只望他背心上落如擂鼓一般。」

“擂”字共有2个读音: [léi]   [lèi]  

擂

汉字
读音[léi][lèi]
注音ㄌㄟˊ|ㄌㄟˋ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16 部外:13
异体字 攂 雷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4C2
其它编码五笔:rflg 仓颉:qmbw 郑码:dfki 四角:51061
笔顺编码1211452444425121
笔顺笔画一丨一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フ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擂”字的意思

[lèi]

擂台:打擂。

[léi]

1.研磨:擂钵(研东西的钵)。

2.打;敲击:擂他一拳。擂鼓。自吹自擂。

“擂”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éi ㄌㄟˊ

研磨:擂成细末。 打:擂鼓。自吹自擂。

其它字义

lèi ㄌㄟˋ

 ◎ 〔擂台〕比武所搭的台子,如“摆擂擂”。“打擂擂”。

其它字义

 ◎ 〈韩〉(读音roe)农具,擂木。平耙。用以碎土。

英语 rub, grind; grind with a mortar and pestle; triturate

德语 reiben, schleifen ,Schlag (S)​,Schlagbolzen (S)​,schlagen, besiegen (V)​,trommeln; die Trommel rühren

“鼓”字共有1个读音: [gǔ]  

鼓

汉字
读音[gǔ]
注音ㄍㄨˇ
部首[鼓]  鼓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0
异体字 皷 鼔 ???? ???? ???? ???? ???? ???? ???? ???? ???? ???? ???? 皼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F13
其它编码五笔:fkuc 仓颉:gtje 郑码:bjex 四角:44147
笔顺编码121251431125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提 横 竖 横撇/横钩 捺

“鼓”字的意思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

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

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

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

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

8.姓。

“鼓”字的基本解释

gǔ ㄍㄨˇ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英语 drum; beat, top, strike

德语 Trommel (S, Mus)​,Radikal Nr. 207 = Trommel, trommeln, schlagen, Musik spielen, ermuntern, Luft hineinblas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