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调理呼吸。指文章的义理与气势。中医学用语。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理”指事物的条理或准则,“气”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
⒈ 调理呼吸。
引《文选·潘岳<笙赋>》:“援鸣笙而将吹,先嗢噦以理气。”
李善 注:“调理其气也。”
⒉ 指文章的义理与气势。
引明 宋濂 《故灊峰先生朱府君墓志铭》:“其学以圣贤为宗,其文以理气为主,其行以忠信为本。”
⒊ 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理”指事物的条理或准则,“气”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 宋 以后,理气关系问题成为哲学中两种观点争论的中心。
引《朱子语类辑略·理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明 王廷相 《横渠理气辩》:“理,生於气者也,气虽有散,仍在两间,不能灭也……理根於气,不能独存也。”
清 黄宗羲 《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如 整庵 之论理气,专攻《朱子》,理学乃学之主脑,则非其派下明矣。”
⒋ 中医学用语。指使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等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等病症的方法。
引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螃蠏石七两,一匣,治肚疼,保心理气,去毒火。”
⒈ 调理呼吸。
引《文选·潘岳·笙赋》:「援鸣笙而将吹,先嗢哕以理气。」
⒉ 文章的义理与气势。
引明·宋濂〈故灊峰先生府君墓志铭〉:「其学以圣贤为宗,其文以理气为主,其行以忠信为本。」
⒊ 理与气,为性理学用语。理是事物的条理或准则,气则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
引《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
⒋ 中医上使用有行气解郁、补中益气等作用的药物,来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等病的方法。
引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宾退杂识》:「螃蟹石七两,一匣,治肚疼,保心理气,去毒火。」
⒌ 专以星象方位定吉凶的堪舆家称为「理气」。
“理”字共有1个读音: [lǐ]
汉字 | 理 |
---|---|
读音 | [lǐ] |
注音 | ㄌㄧˇ |
部首 | [王] 王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理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406 |
其它编码 | 五笔:gjfg 仓颉:mgwg 郑码:ckb 四角:16115 |
笔顺编码 | 112125112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提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横 |
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
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
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
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
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
7.姓。
基本字义
理
lǐ ㄌㄧˇ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古代指狱官、法官。 姓。英语 reason, logic; manage
德语 Recht, Naturwissenschaft (S),sich kümmern, verwalten (V),Li (Eig, Fam)
“气”字共有1个读音: [qì]
汉字 | 气 |
---|---|
读音 | [qì] |
注音 | ㄑㄧˋ |
部首 | [气] 气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0 |
异体字 | 乞 氣 気 炁 暣 㫓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氣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C14 |
其它编码 | 五笔:rnb|rtgn 仓颉:omn 郑码:my 四角:80017 |
笔顺编码 | 3115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折弯钩/横斜钩 |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
7.欺压:受气。
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字义
气
(氣)
qì ㄑㄧˋ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欺压:受气。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英语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德语 Ätherwell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