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漏卮”。
⒉ 底上有孔的酒器。
⒊ 比喻利权外溢。
⒋ 比喻饮量极大。
⒈ 亦作“漏卮”。
⒉ 底上有孔的酒器。
引《淮南子·氾论训》:“今夫霤水足以溢壶榼,而 江 河 不能实漏巵,故人心犹是也。”
唐 邵谒 《秋夕》诗:“恶命如漏巵,滴滴添不满。”
明 张居正 《寿襄王殿下序》:“江海虽大也,以奉漏巵,则没世不能取盈焉。”
清 魏源 《次韵前出塞》之五:“倾泽塞漏卮,鞭驥归駑羣。”
⒊ 比喻利权外溢。
引清 包世臣 《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漏巵之塞,必在厉禁烟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盐茶裕课》:“国家财赋之入,自地丁外,则盐课其最也。然五百七十餘万之岁额,其漏卮为不少矣!”
鲁迅 《准风月谈·禁用和自造》:“然而他们不怕‘漏卮’么?不,他们自己来制造,而且还要运到 中国 来。”
⒋ 比喻饮量极大。
引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京师士子,道 肃 一饮一斗,号为‘漏巵’。”
唐 李德裕 《秋声赋》:“赋掩漏卮之妙,文同蟠木之精。”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王肃 喜茗,一饮一斗,人号‘漏巵’。”
⒈ 古代一种有漏孔的圆形盛酒器。
引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故川源不能实漏巵,山海不能赡溪壑。」
《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巵。」
⒉ 漏洞。
引《福惠全书·卷六·钱谷部·总论》:「至于漕项,惟收之便民而塞仓中之漏巵。」
⒊ 豪饮之士。
引《洛阳伽蓝记·卷三·报德寺》:「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巵』。」
⒋ 比喻权力外溢。
“漏”字共有1个读音: [lòu]
汉字 | 漏 |
---|---|
读音 | [lòu] |
注音 | ㄌㄡ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1 |
异体字 | 屚 ???? ???? ???? 漏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F0F |
其它编码 | 五笔:infy 仓颉:esmb 郑码:vxfv 四角:37127 |
笔顺编码 | 4415131252444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フ一ノ一丨フ丨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折 横 撇 横 竖 横折钩 竖 点 点 点 点 |
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漏光了。
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锅漏了。那间房子漏雨。
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漏尽更深。
4.泄露:走漏风声。说漏了嘴。
5.遗漏:挂一漏万。这一行漏了两个字。点名的时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
基本字义
漏
lòu ㄌㄡˋ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漏电(跑电)。 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 〔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英语 leak, drip; funnel; hour glass
德语 Ärgernis; Sache, die Kopfschmerzen bereitet (Buddhistischer Terminus) (S, Buddh),Leck, Loch in einem Gefäß (S),Sanduhr, Wasseruhr (S, Tech),auslaufen, tropfen (an einer undichten Stelle) (V),entweichen, verflüchtigen (aus einem Netz, Behälter, etc) (V),lecken (V),sickern, auslaufen (V),verraten, durchsickern (V),undicht, leck sein (Adj),übersehen, auslassen, vergessen (V)
“巵”字共有1个读音: [zhī]
汉字 | 巵 |
---|---|
读音 | [zhī] |
注音 | ㄓ |
部首 | [巳] 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卮 ???? ???? |
字形结构 | 左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F5 |
其它编码 | 五笔:rgcv 仓颉:hmau 郑码:pday 四角:72217 |
笔顺编码 | 3315215 |
笔顺笔画 | ノノ一フ丨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 撇 横 横折 竖 横 竖弯钩 |
古同“卮”(a.古代酒器,如“柏酒延年共举巵。”b.古代一种作染料用的野生植物,可制胭脂。c.支离)。
基本字义
巵
zhī ㄓˉ
◎ 古同“卮”(a.古代酒器,如“柏酒延年共举巵。”b.古代一种作染料用的野生植物,可制胭脂。c.支离)。
英语 measuring cup; wine container
德语 Becher, Kelchgla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