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菖蒲。一种香草。
⒉ 指佳子弟。
⒈ 即菖蒲。一种香草。
引《文选·沉约<和谢宣城>》:“昔贤侔时雨,今守馥兰蓀。”
刘良 注:“兰蓀,香草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蓀,蓀即今菖蒲是也。”
⒉ 指佳子弟。参见“芝兰玉树”。
引清 赵翼 《西干故里示侄亮采宝士侄孙公兰等》诗:“是我昔时初奋迹,瓣香能不望兰蓀。”
⒈ 一种香草。
引《文选·沈约·和谢宣城诗》:「昔贤侔时雨,今守馥兰荪。」
唐·卢照邻〈三月曲水宴得尊字〉诗:「长怀去城市,高咏狎兰荪。」
⒉ 比喻具美德的贤士。
引《旧唐书·卷一七七·崔慎由传》:「挺松筠之贞姿,服兰荪之懿行。」
“兰”字共有1个读音: [lán]
汉字 | 兰 |
---|---|
读音 | [lán] |
注音 | ㄌㄢˊ |
部首 | [丷] 倒八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蘭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蘭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70 |
其它编码 | 五笔:uff|udf 仓颉:tmm 郑码:uabd 四角:80101 |
笔顺编码 | 43111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横 横 |
1.兰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花清香,可盆栽供观赏。
2.兰草,即泽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锯齿。
基本字义
兰
(蘭)
lán ㄌㄢˊ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古书上指“木兰”。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古同“斓”,斑斓。 姓。英语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德语 Orchidee (S),Lan (Eig, Fam)
“荪”字共有1个读音: [sūn]
汉字 | 荪 |
---|---|
读音 | [sūn] |
注音 | ㄙㄨㄣ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蓀 䕖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蓀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36A |
其它编码 | 五笔:abiu 仓颉:tndf 郑码:eyko 四角:44490 |
笔顺编码 | 1225212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丨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撇/横钩 竖钩 提 竖钩 撇 点 |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基本字义
荪
(蓀)
sūn ㄙㄨㄣˉ
◎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称“荃”)。
英语 aromatic grass; iris, fl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