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八个或九个。
⒉ 十分之八九。
⒈ 八个或九个。
引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吞若 云梦 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蔕芥!”
《南史·梁元帝纪》:“帝姑 义兴 昭长公主 子 王銓 兄弟八九人有盛名。”
沉砺 《狂歌行》:“胸中 云梦 吞八九,眼前了了小五洲。”
⒉ 十分之八九。
引《红楼梦》第三十回:“紫鹃 也看出八九。”
⒈ 事物组合成分或事情发生机率的八九成。
引《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大极其尊,小录其要;机事之失,十恒八九。」
⒉ 接近全部,有大半、差不多的意思。
引《红楼梦·第七一回》:「赵姨娘原是好察听这些事的,且素日又与管事的女人们扳厚,互相连络,好作首尾,方才之事已经得八九。」
《红楼梦·第八〇回》:「宝蟾心里也知八九,也就半推半就。」
⒊ 孔门七十二贤。
引《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迈三五而不追,践八九之遥迹。」
三国魏·曹植〈魏德论〉:「越八九于往素,踵帝皇之灵矩。」
“九”字共有1个读音: [jiǔ]
汉字 | 九 |
---|---|
读音 | [jiǔ] |
注音 | ㄐㄧㄡˇ |
部首 | [丿] 撇 |
笔画 | 总笔画:2 部外:1 |
异体字 | 玖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5D |
其它编码 | 五笔:vtn 仓颉:kn 郑码:qy 四角:40017 |
笔顺编码 | 35 |
笔顺笔画 | ノ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
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
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
4.姓。
基本字义
九
jiǔ ㄐㄧㄡˇ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英语 nine
德语 neun (9) (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