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法螺和铙钹。
⒈ 法螺和铙钹。
引《宋史·外国传六·天竺》:“﹝国王﹞出乘象或肩舆,以音乐螺鈸前导,多游佛寺,博施贫乏。”
清 黄宗羲 《青词》:“吾母日诵《金刚》,岂敢遽改萱亲之道。祷安螺鈸, 白沙 禀之北堂;常念光明, 和靖 岂非儒者。”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象舆缓缓花前醉,螺鈸喧喧月下謳。”
“螺”字共有1个读音: [luó]
汉字 | 螺 |
---|---|
读音 | [luó] |
注音 | ㄌㄨㄛˊ |
部首 | [虫] 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1 |
异体字 | 蝸 蠃 ???? ???? 螺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7BA |
其它编码 | 五笔:jlxi 仓颉:liwvf 郑码:ikz 四角:56193 |
笔顺编码 | 251214251215542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丨一フフ丶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撇折 撇折 点 竖钩 撇 点 |
1.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扁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种类很多,如田螺、海螺、钉螺。
2.螺旋形的指纹。
基本字义
螺
luó ㄌㄨㄛˊ
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螺蛳。田螺。海螺。螺号。螺钿。法螺(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 像螺壳纹理的:螺纹。螺旋。螺钉。螺母。螺栓。螺髻(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 同“脶”。英语 spiral shell; conch; spiral
德语 Fingerabdruck, Fingerlinien; Muschelhorn, Schnecke (S)
“钹”字共有1个读音: [bó]
汉字 | 钹 |
---|---|
读音 | [bó] |
注音 | ㄅㄛˊ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5 |
异体字 | 鈸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鈸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B9 |
其它编码 | 五笔:qdcy 仓颉:opike 郑码:pgxs 四角:83747 |
笔顺编码 | 311151354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一ノフ丶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横 撇 横撇/横钩 捺 点 |
俗称镲。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间隆起部分大,正中有孔,两片相击发声。形制大小不一。常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
基本字义
钹
(鈸)
bó ㄅㄛˊ
◎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
英语 cymbals
德语 Becken (S, 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