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献多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现一般不区分,而将有声无物者,称为“干呕”
英vomit; be sick; throw up;
⒈ 谓恶心而吐出胃中容物。
引《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又歷 大头痛、小头痛 之山, 赤土、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 勉强吃了一块板鸭,登时就呕吐起来。”
韦君宜 《忆西榆林》:“乍开始打鱼,人们也受不了这湖上的风浪和冰凉的湖水,有的一上船就呕吐。”
⒈ 胃壁收缩异常,食物逆出口外,称为「呕吐」。多由胃病、中毒或精神作用而起。
“呕”字共有3个读音: [ǒu] [ōu] [òu]
汉字 | 呕 |
---|---|
读音 | [ǒu][ōu][òu] |
注音 | ㄡˇ|ㄡ|ㄡ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嘔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嘔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55 |
其它编码 | 五笔:kaqy|kary 仓颉:rsk 郑码:jhos 四角:61014 |
笔顺编码 | 251134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ノ丶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点 竖折/竖弯 |
[ǒu]
吐:呕吐。呕血。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作呕(恶心,厌恶)。
[ōu]1.〔呕哑〕形容管弦乐曲、婴儿说话、摇橹、鸟鸣等声音,如“呕哑学语”、“呕哑管弦”。
2.古同“讴”,歌颂。
[òu]古同“怄”,怄气。
基本字义
呕
(嘔)
ǒu ㄡˇ
◎ 吐:呕吐。呕血。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作呕(恶心,厌恶)。
其它字义
呕
(嘔)
ōu ㄡˉ
〔呕哑〕形容管弦乐曲、婴儿说话、摇橹、鸟鸣等声音,如“呕呕学语”、“呕呕管弦”。 古同“讴”,歌颂。其它字义
呕
(嘔)
òu ㄡˋ
◎ 古同“怄”,怄气。
英语 vomit; annoy, enrage
“吐”字共有2个读音: [tǔ] [tù]
汉字 | 吐 |
---|---|
读音 | [tǔ][tù] |
注音 | ㄊㄨˇ|ㄊㄨ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唋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10 |
其它编码 | 五笔:kfg 仓颉:rg 郑码:jbvv 四角:64010 |
笔顺编码 | 2511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
[tǔ]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
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
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
[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
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基本字义
吐
tǔ ㄊㄨˇ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说出:吐话。一吐为快。其它字义
吐
tù ㄊㄨˋ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英语 vomit, spew out, cough up
德语 erbrechen (V),etw. widerwillig herausgeben (V),sich übergeb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