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仙人的坐骑。
⒉ 骏马。
⒊ 皇帝的车驾。借指皇帝。
⒈ 仙人的坐骑。
引南朝 齐 谢朓 《七夕赋》:“龙鑣蹀兮玉鑾整,睠星河兮不可留。”
南朝 梁 沉约 《华阳先生登楼不复下赠呈诗》:“衔书必青鸟,佳客信龙鑣。”
唐 刘禹锡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之三:“龙鑣仙路远,骑吹礼容全。”
⒉ 骏马。
引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启》:“窃以龙鑣就路,駑骏相悬;鹊镜临春,妍媸自远。”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龙鑣翠辖,駢闐上路之游;列榭崇闉,磊落名都之气。”
⒊ 皇帝的车驾。借指皇帝。
引唐 元稹 《贞元历》诗:“象魏纔颁历,龙鑣已御天。”
题注:“是岁秋八月,太上改元 永贞,传位今皇帝。”
“龙”字共有1个读音: [lóng]
汉字 | 龙 |
---|---|
读音 | [lóng] |
注音 | ㄌㄨㄥˊ |
部首 | [龙] 龙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龍 竜 龒 㡣 䮾 ????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F99 |
其它编码 | 五笔:dxv|dxyi 仓颉:ikp 郑码:gm 四角:43014 |
笔顺编码 | 13534 |
笔顺笔画 | 一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弯钩 撇 点 |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5.姓。
龙
(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英语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德语 Drache (S),Long (Name) (Eig, Fam),Schlang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Radikal Nr. 212 = Drache, Drachen
“镳”字共有1个读音: [biāo]
汉字 | 镳 |
---|---|
读音 | [biāo] |
注音 | ㄅㄧㄠ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0 部外:15 |
异体字 | 鑣 䮽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鑣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573 |
其它编码 | 五笔:qyno|qoxo 仓颉:opipf 郑码:ptuo 四角:80731 |
笔顺编码 | 3111541352211535444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点 横 撇 横折 竖 竖 横 横 竖提 撇 竖弯钩 点 点 点 点 |
1.马嚼子的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扬镳。
2.同“镖”。
基本字义
镳
(鑣)
biāo ㄅㄧㄠˉ
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扬镳(喻趋向不同)。同“镖”。英语 bit, bridle; r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