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龙血的意思

lóngxuè

龙血


拼音lóng xuè
注音ㄌㄨㄥˊ ㄒㄩㄝˋ

繁体龍血

词语解释

龙血[ lóng xuè ]

⒈  指死于战争者之血。

⒉  龙血树树干分泌的红色树脂。参见“龙血树”。

引证解释

⒈  指死于战争者之血。参见“龙血玄黄”。

清 龚自珍 《水龙吟·常州汤太夫人<断钗吟>卷子哲嗣雨生总戎乞题》词:“宛宛玉釵一股,四十年寒光不蚀。微鏗枕上,岂知中有,海天龙血?”

⒉  龙血树树干分泌的红色树脂。参见“龙血树”。

“龙”字共有1个读音: [lóng]  

龙

汉字
读音[lóng]
注音ㄌㄨㄥˊ
部首[龙]  龙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0
异体字 龍 竜 龒 㡣 䮾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F99
其它编码五笔:dxv|dxyi 仓颉:ikp 郑码:gm 四角:43014
笔顺编码13534
笔顺笔画一ノ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撇 竖弯钩 撇 点

“龙”字的意思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5.姓。

“龙”字的基本解释

(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

英语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德语 Drache (S)​,Long (Name)​ (Eig, Fam)​,Schlang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Radikal Nr. 212 = Drache, Drachen

“血”字共有2个读音: [xiě]   [xuè]  

血

汉字
读音[xiě][xuè]
注音ㄒㄧㄝˇ|ㄒㄩㄝˋ
部首[血]  血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840
其它编码五笔:tld 仓颉:hbt 郑码:mlka 四角:27102
笔顺编码325221
笔顺笔画ノ丨フ丨丨一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折 竖 竖 横

“血”字的意思

[xuè]

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

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

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

4.指月经。

5.姓。

[xiě]

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血”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uè ㄒㄩㄝˋ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它字义

xiě ㄒㄧㄝˇ

 ◎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英语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德语 Blut (S)​,Blut (S)​,blutig (Adj)​,Radikal Nr. 143 = Blut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