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书·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喻俊才。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唐御马厩六闲之一。
⒈ 后因称骏马为“龙媒”。
引《汉书·礼乐志》:“天马徠龙之媒。”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
《晋书·庾亮传论》:“马控龙媒,势成其逼。”
宋 王安石 《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诗之二:“皖城 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
⒉ 喻俊才。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於是龙媒间出,麟驹挺生。
引伯乐 多谢於精微, 日磾 有慙於牧养。”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清 汪懋麟 《送子静主桂林省试》诗之二:“只为 雄 文工《羽猎》,故教絶域访龙媒。”
⒊ 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
引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
倪璠 注:“《新论》:‘ 刘歆 曰:致雨具作土龙。龙见者輒有风雨,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
⒋ 唐 御马厩六闲之一。
引《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⒈ 骏马、良马。
引唐·杜甫〈昔游〉诗:「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
宋·刘子翚〈汴京纪事诗〉二〇首之一五:「天厩龙媒十万蹄,春池蹴踏浪花飞。」
⒉ 土龙。
引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诗:「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
“龙”字共有1个读音: [lóng]
汉字 | 龙 |
---|---|
读音 | [lóng] |
注音 | ㄌㄨㄥˊ |
部首 | [龙] 龙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龍 竜 龒 㡣 䮾 ????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F99 |
其它编码 | 五笔:dxv|dxyi 仓颉:ikp 郑码:gm 四角:43014 |
笔顺编码 | 13534 |
笔顺笔画 | 一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弯钩 撇 点 |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5.姓。
龙
(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英语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德语 Drache (S),Long (Name) (Eig, Fam),Schlang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Radikal Nr. 212 = Drache, Drachen
“媒”字共有1个读音: [méi]
汉字 | 媒 |
---|---|
读音 | [méi] |
注音 | ㄇㄟˊ |
部首 | [女] 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A92 |
其它编码 | 五笔:vafs|vfsy 仓颉:vtmd 郑码:zmef 四角:44494 |
笔顺编码 | 531122111234 |
笔顺笔画 | フノ一一丨丨一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点 撇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竖 撇 捺 |
1.媒介:虫媒。传媒。
2.说合婚姻的人:做媒。媒妁之言。
基本字义
媒
méi ㄇㄟˊ
撮合男女婚事的人:媒人。媒妁(旧指婚姻介绍人)。媒婆。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介。媒体。触媒。传媒。英语 go-between, matchmaker; medium
德语 durchschnittlich, mittel... ,Heiratsvermittler, Ehestifter (S),Vermitt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