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
⒉ 晋陈寿《益都耆旧传》:“郭贺拜荆州刺史。明帝(汉明帝)巡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
⒈ 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
引《晋书·温峤郗鉴传论》:“方回 踵武,奕世登台。露冕为饰,援高人以同志,抑惟大隐者歟!”
唐 包佶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诗:“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⒉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郭贺 拜 荆州 刺史。参阅《后汉书·郭贺传》。
引明帝 ( 汉明帝 )巡狩到 南阳,特见嗟嘆,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
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露冕寧夸 汉 车服,下帷常讨 鲁 《春秋》。”
清 唐孙华 《送王冰庵出守绍兴》诗之二:“仕路从来尊露冕,人情近日薄金鑾。”
“露”字共有2个读音: [lòu] [lù]
汉字 | 露 |
---|---|
读音 | [lòu][lù] |
注音 | ㄌㄡˋ|ㄌㄨˋ |
部首 | [雨] 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1 部外:13 |
异体字 | 露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732 |
其它编码 | 五笔:fkhk 仓颉:mbrmr 郑码:fvrj 四角:10164 |
笔顺编码 | 145244442512121354251 |
笔顺笔画 |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提 撇 横撇/横钩 捺 竖 横折 横 |
[lù]
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
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
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
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
[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基本字义
露
lù ㄌㄨˋ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滋润:覆露万民。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其它字义
露
lòu ㄌㄡˋ
◎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英语 dew; bare, open, exposed
德语 offenbaren (V),aufzeigen, enthüllen (V),freilegen, exponieren (V),zeigen, anzeigen (V)
“冕”字共有1个读音: [miǎn]
汉字 | 冕 |
---|---|
读音 | [miǎn] |
注音 | ㄇㄧㄢˇ |
部首 | [冂] 同字匡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9 |
异体字 | 㡈 絻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95 |
其它编码 | 五笔:jqkq 仓颉:anau 郑码:krjr 四角:60412 |
笔顺编码 | 2511352513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ノフ丨フ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 |
1.古代帝王、诸侯所戴的礼帽。宋朝以后,专指皇帝的礼帽。
2.喻指体育、文艺等竞赛中第一名的荣誉地位:卫冕。
基本字义
冕
miǎn ㄇㄧㄢˇ
◎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卫冕(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英语 crown; ceremonial cap
德语 Königskron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