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俘虏其人或斩获首级。亦指俘获之物。
英capture; seize;
⒈ 俘获。亦指俘获之物。
引《后汉书·滕抚传》:“抚 乘胜进击,破之,斩 孟 等三千八百级,虏获七百餘人,牛马财物不可胜筭。”
《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 文钦 ﹞数有战功,好增虏获,以徼宠赏。”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建 又击败之,虏获万餘人,横尸四十里。”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五都 去城五六里,而巢最险,贼又最獗,所虏获人畜最富。”
⒈ 捉到。
例如:「此次战役计虏获敌军三百人。」
“虏”字共有1个读音: [lǔ]
汉字 | 虏 |
---|---|
读音 | [lǔ] |
注音 | ㄌㄨˇ |
部首 | [虍] 虎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2 |
异体字 | 虜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虜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64F |
其它编码 | 五笔:halv|hee 仓颉:ypks 郑码:ihym 四角:21227 |
笔顺编码 | 21531553 |
笔顺笔画 | 丨一フノ一フフノ |
笔顺名称 | 竖 横 横撇/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横折钩 撇 |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俘获的人。
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虏
(虜)
lǔ ㄌㄨˇ
俘获:虏获。俘虏。(➊打仗时捉住敌人;➋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俘获的人。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英语 to capture, imprison, seize; a prison
德语 gefangen nehmen, gefangennehmen [alt]